文 | 春风

同名知乎/荔枝FM | 一见春风

鸳鸯白头,失伴独飞
06:45来自一见春风

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有相遇的欢喜,自然就会有离别的痛苦。

01

时间越过先秦,来到了北宋。词人贺铸,出生名门,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但由于种种原因,家族到了他这一代早已没落。

宋史说他,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因为如此长相,贺铸得了个贺鬼头的外号。

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贺梅子,得名于他那首有名的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长相不出众但颇有才名的他,娶了当时皇室宗亲济国公的女儿赵氏。赵氏勤劳而又细心,将贺铸的生活料理的很好。

他在《问内》一首诗中写道“庚伏压蒸暑,细君弄咸缕”,在一个暑热的天气里,妻子提前为他缝补冬衣。

贺铸很好奇地问妻子,为何要如此早的准备冬衣。妻子说早些做出来,这样等到冬天一来,你就能穿上温暖的棉衣。

短短的几句诗中,流露着两个人的爱意。他二人虽都是贵族之后,但生活的并不富贵。

因为贺铸和许多文人一样,经常意气用事,不会钻营官场,因此没做过什么大官。由于官职不断变动,赵氏便陪贺铸四处辗转。

02

五十多岁的贺铸在苏州闲居时,赵氏撒手人寰,他安顿好妻子后事之后,又急忙赶赴他处任职。

一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苏州,故地重游,望着熟悉的一草一木,曾经和妻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重现心头,他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阊(chāng)门是苏州城西门,这里代指苏州。再次经过苏州时,万事皆非。曾经和我同来之人却没有和我同归。

我好似那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那白头失伴的鸳鸯,怅然独飞。

原野草上的露水刚刚被晒干,亦如生命之短促,我在你的坟前和曾经的住过的地方两处徘徊。

窗外是苦雨凄风,可惜你却再也不能为我缝补衣裳了。诗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传唱千古。

龙门之桐,是枚乘《七发》种讲的一个故事:“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斫斩以为琴,天下之至悲也。”

“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而词人此时也年过五十,青丝如雪,更显心中惆怅与凄凉。

03

时间来到了清末,年仅十几岁的王国维,在父亲的要求下与莫氏成婚。莫氏是典型的封建女子,王国维出国后她便一心一意照顾公婆,丈夫回来后她便相夫教子。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这是王国维,回到家中后,看到莫氏因操劳而容颜不再而写下的一首词。

没想到一语成谶,这个善良质朴的女人,最终因为难产而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朵花终于从树上落下。

王国维备受打击,包含着深情写下这首《点绛唇》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幸福有时很短暂,珍惜当下,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愿日日皆是好日,天天尽是幸福。

至此,春风读诗第二辑结束,感谢你的陪伴,我们下期将开启新的篇章。我是一见春风,期待与你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