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苏州曾经有一家盛极一时的老字号——潘万成酱园。

两年前,我受派遣去济宁托管一所公办学校:济宁高新区崇文学校。济宁,是孔孟之乡,也被称之为运河之都,但是苏州人一定不知道,济宁还有一个美称叫“江北小苏州”,这里有一家至今仍名气很大的中华老字号——玉堂酱园,是一个苏州人去那里创办的,而且和苏州一家老字号潘万成酱园有着密切的联系。

记得2011年第一次去济宁,带回的就是玉堂酱园礼盒,专程去买的。至今济宁人送乡土特产,还常用这样的礼盒,就像扬州的四美酱菜、苏州的卤汁豆腐干一样。到济宁后,学校里有位青年教师,想带着班上学生研究济宁传统文化,我非常支持,并建议她先从玉堂酱园开始,因此我也开始接触到了玉堂酱园的历史。

据记载,玉堂酱园始建于1714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苏州人戴阿大。他是运河上的船户,常常带些苏州潘万成酱园的酱菜到济宁来卖,十分畅销,于是就自己开了家酱园,并让算命先生帮着取了个店号:姑苏玉堂酱园,戴阿大成了戴玉堂。玉堂酱园后来因经营不善,转卖给姓孙的官宦之家,孙家根据济宁人的口味对酱菜的味道进行了改进,还派店里伙计扮成哑巴去苏州潘万成酱园偷学腐乳制作,之后酱园又重现生机。这事传到京城,孙家有位做到军机大臣的族人遭到弹劾,理由是孙家的酱园与民争利。这位军机大臣闻之,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向慈禧太后解释,说这只是家中女人的小买卖,一钱一碟的小菜,实是便民,而非争利。慈禧听后表示理解,非但没有惩办,还要了这酱菜尝尝。结果这一尝,竟博得慈禧的赞赏,甚至专门写了八个字——京省驰名,味压江南。玉堂酱园从此声名大噪,在国际博览会上也屡屡获奖,成为济宁人值得骄傲的中华老字号,一直到现在,历久不衰。

看到至今仍红红火火的玉堂酱园,不免想到苏州的潘万成酱园,它不能说是玉堂酱园的根,至少也算个师父,所以至今仍让济宁人念念不忘。想必当年的潘万成酱园,应该是很有名气的,但如今,在苏州,这个潘万成酱园,却已经销声匿迹,网上根本找不到关于它的前世今生。它去哪儿了?

记得小时候,苏州的酱园很多,到处都是,凤凰街、望星桥堍那两家,我常去打酱油。记忆中还有乌鹊桥的万康酱园,“文革”时,我父亲中暑跌倒在店门口,万康的店员热情救助,我专门写了感谢信发在报上。临顿路一条横巷就叫酱园弄。酱园,老苏州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边藏着浓浓的苏州味道。

但时过境迁,如今,苏州的大街小巷里,酱园已难以觅迹。而在济宁,我带着学生参观玉堂酱园的制作工场,那千余只酱缸,戴着“斗笠”(形如斗笠的酱缸盖)纵横排开,蔚为壮观,空气中飘散着儿时记忆中的酱香。

苏州的潘万成酱园,就这样被尘封了?费了一些功夫,终于从众多资料中,找到了只言片语记载,了解了一个大概。

原来,潘万成酱园是苏州大姓潘家的产业,苏州历史上素有“贵潘”“富潘”两支,一支偏于仕途,一支主要经商,如今平江路还有潘宅,属控保建筑。全盛时期,潘家开的酱园就占了大半个苏城。潘家本不是苏州人,而是来自徽州的盐商,徽州素有“吴茶周漆潘酱园”之说。盐商而后又经营酱业,也是顺理成章。酱业在那个时代就是百姓的基本生活必需,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酱园就包了五件。过去的酱园分湿柜和干柜,湿柜卖油盐酱醋,干柜卖粮食。可见酱业在当时有多重要。所以乾嘉年间苏州工商业兴起,尤以酱业为最盛,清末还发生过苏州酱业商人抗捐的事件。

潘家开的酱园很多,店号也不同,为什么潘万成酱园对济宁人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这应该和潘万成酱园坐落在横塘有关。横塘为古代交通要道,那时迎来送往的客人都在这里逗留,繁盛之极。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有《横塘》诗,“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这就不奇怪了,从外埠到苏州,这里就是一个落脚点,一条京杭大运河像纽带一样把江南和北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南北经济、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只是有些遗憾,大运河依然汤汤,横塘驿站依然如画,但盛极一时的潘万成酱园,只能从几枚历史碎片和济宁的玉堂酱园去揣想其往日的辉煌了。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带着济宁的学生来苏州,苏州的孩子去济宁,拥抱历史,走进酱园的故事,说不定有一天,潘万成酱园就真的在他们的手里复活重生了。

原载于2020年9月7日《姑苏晚报》B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