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四川省人社厅以四川省博士(后)服务团为平台,通过引才单位与博士人才的双向对接,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6所知名高校选拔了108名博士(后)到绵阳与21家引才单位进行招引对接和智力服务活动,助力绵阳吸聚优秀博士人才。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于2020年9月15日启幕,将通过为期4天的集中对接与后期手续办理相结合等方式开展。

活动启幕当天,博士(后)和引才引智单位对接会在绵阳召开,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向可华参加会议,他指出,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引进博士(后)等青年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社部提出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施高端人才引领行动,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这次活动一次性为绵阳邀请108名博士(后)人才,这在绵阳甚至我省历史上尚属首次,是我省人才工作的重大创新。

举办四川省博士(后)服务团招才引智百名博士(后)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活动,旨在搭建博士(后)入职进站平台,帮助用人单位招才引智,帮助博士(后)就业创业和转化智力聚力,持续帮助用人单位和项目单位招才引智。向可华强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多措并举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聚智聚力,让博士(后)人才了解绵阳,热爱绵阳,留在绵阳,从中国(绵阳)科技城起航梦想。

本次活动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筑巢引凤、提供岗位,助力用人单位招引博士。博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锐力量,博士后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本次活动中,省人社厅按照绵阳提出的博士招引需求,依托中国博士后网、四川省博士后人才库等26个博士(后)服务平台,以帮助绵阳引进博士(后)人才为目标,广泛宣传绵阳提出的503个博士引进入职、进站需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36家知名高校院所的147名博士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经用人单位与博士(后)人才对接,最终确定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博士(后)人选。参加本次活动的博士人才,95%以上都具有名校学习经历,都是专业的优秀人才,必将为绵阳人才工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柔性引进博士后人才。开展博士后科技服务是培养和使用博士后人才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理论联系实际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博士后智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围绕绵阳提出的50个智力帮扶需求,从重庆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在川在渝单位中,精心选拔了专业对口的博士后到9个单位开展智力帮扶,帮助绵阳有关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帮助培养本土人才。

三是汇聚智源智慧,打造帮扶平台。考虑到部分引才单位的实际,我们对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省盐亭职业技术学校等7个亟需引进博士但面临引才困难的单位,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从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单位邀请了11位博士后,以智力服务方式开展人才项目合作,助力引才单位建立务实管用的引才模式。这是省人社厅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川渝人社合作协议的积极实践,也体现了重庆对四川、对绵阳的真诚帮助。

四川之声记者王宇佳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