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OPPO W51是一款优秀的产品,但它却不符合商业规律。不要总觉得耳机行业还有'1/3成本、2/3利润'一说,现在的耳机随着工艺的提升利润已经很薄了,甚至有的品牌在亏钱卖。”喜欢做邬宁采访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从不吝惜赞美友商,在邬宁看来好就是好,比如在邬宁的口中总是提及“在TWS耳机行业里苹果是所有人的老师”一样,采访邬宁总让人觉得这不是采访而是数码达人之间的闲聊,真实且亲切。

一年前的8月郭老尸曾在T1 X上市前独家专访邬宁,当时的FIIL刚刚走出困境,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一年后当邬宁拿出T1 Pro时的FIIL刚刚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能在疫情期间拿到如此巨额融资并没有让邬宁显得兴奋,在解读目标时仍然十分诚恳的表示FIIL做“科技潮品”的目标始终未变,而对于产品品类,邬宁坦言至少在短时间内仍然只会专注在TWS耳机领域。

T1 Pro从字面也能看出仍然属于T1系列,从T1 X到T1 Pro的变化不仅是主动降噪的增加,更是整体连接性、稳定性的提升以及功耗的降低。在降噪上,作为FIIL的第四款TWS耳机T1 Pro首次加入主动降噪并采用单前馈的降噪方式,支持ANC+ENC的双向降噪,配合数字降噪芯片和降噪算法把降噪深度打到27dB;此外耳机采用蓝牙5.2以保证耳机的连通性和稳定性;而在外观上最大的改变就是无论电池盒还是耳塞本身都更加小巧,电池盒的喷涂也比T1 X的塑料更富有质感。

为什么FIIL要做主动降噪耳机,在面对这个问题邬宁一直主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就如同当时进入TWS耳机市场时一样,在他看来目前无论上下游都是做主动降噪的时机。在供应链层面FIIL与耳机行业头部的芯片供应商络达达成战略合作,络达为FIIL定制的主控芯片为其带来更多的调教与发挥空间,并且经过一年的积累,无论是元器件的供应能力还是FIIL自身的研发实力都日趋成熟。在市场方面,很显然TWS已经成为耳机行业的主流,随着OPPO、漫步者等大厂入场主动降噪,千元以下价位的TWS降噪市场正在逐渐被消费者关注,而此时切入市场在邬宁看来正是最好的时机。

说到市场前景,邬宁判断主动降噪的TWS耳机国产化与高性价比将会是趋势。在接下来的时机可以预见到耳机品牌将会在400~800价位捉对厮杀,而无论是对消费用户的理解还是中国市场的感知显然国产品牌都会更具优势。当前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已经在耳机行业开始盈利,而以1More、小鸟为代表具有研发实力的品牌也在专注TWS市场,随着OPPO低价入局势必会带来更多品牌的关注,这些也在逼迫传统的海外知名品牌必须尽快转型适应市场。目前索尼降噪豆已经开始出现份额下滑,而Bose、森海塞尔不仅未见到更具特色产品,甚至就连“好用”二字都难以为继,所以立足中国市场本土厂商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重要也不足为奇。

至于为何会推出一款单前馈的主动降噪耳机,邬宁认为还是出于成本考虑,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做符合商业规律的产品。很明显性价比是本土厂商成功的基石,但如果违背商业规律做产品显然是不能长久的。对于性价比这个话题自然绕不开OPPO上半年发布的W51,郭老尸此前也写过这款耳机的体验,无论是我还是邬宁都对这款耳机的评价相当高,但在邬宁看来它不应该是出现在此价位段的产品,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它极具性价比以及OPPO入局耳机市场的急迫。

当前TWS耳机市场,除了FIIL、1More、HIFIMAN这种专注耳机的品牌,还无法绕开手机厂商的耳机产品。在这方面邬宁认为,手机厂商推出的耳机连接本品牌手机固然具有优势,但对消费者来说本质还是受限的,而作为纯第三方品牌在兼容性上没有品牌的掣肘反而可以做的更开放。在郭老尸看来,手机品牌的耳机确实先天具有供应链、成本利润以及品牌背书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是品牌很难专注投入全部的资源和精力,目前手机市场的竞争早已是刀刀见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还能分出多少资源给到耳机值得怀疑,而这恰恰是耳机品牌打好局部战争的绝佳机会。

目前耳机市场正在生产TWS耳机的品牌达数百家,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这其中具有可靠生产能力的不足十家。一款优秀的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既需要过硬的研发实力,同样在面对市场时也要有敏锐与决心,而在这方面无论是T1 X还是T1 Pro都能看出邬宁的洞察。声学科班出身的邬宁是一个务实的人,在他看来更平价的产品对教育市场意义更大,而FIIL就是要面对普通消费者,用高性价比和有特色的潮流产品让用户喜爱。在提及融资后FIIL的发展方向时,邬宁斩钉截铁的说了三个短句:专注产品研发、加大品牌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