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90后的孩子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而相较于60/70后的家长,他们大多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因此批改小学生作业也就不是难事。再加上老师发布的参考答案,对照着参考答案批改作业也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学习习惯#

家长改作业,解决了老师布置作业太多来不及批改,第二天又是满满一天课程的窘境。又可以增加亲子时光,让家长守护、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这看似两端都圆满的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感,甚至不惜怒呛老师呢?

思考: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

在80/90后家长读书的年代,辅导班就已经出现,只是那时的课外辅导班还没有现在这么“疯狂地”遍地开花。大多数人还是自己照管自己的学业,自觉性强或者家长教育得好一点的学生,大多数都成功地考上了大学,即使没有怎么认真学习的人,也能够进入职高接受过职业教育。可是在整个上学期间,家长除了报名时和开家长会的时候见过老师以外,其他也没有机会见到学校老师——除非学生太调皮,被请到老师办公室喝茶。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那个年代,初中毕业即参加工作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或因为一时的贪玩而耽误了学习,或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选择了放弃学业。不论何种原因,他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原因之一!

家长辅导孩子看似没问题,然而其实也问题多多!

家长毕竟没有教学经验,平时也忙于工作,在批改孩子作业时难免出现错误。而且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务工,辅导孩子的重任就落到爷爷奶奶的肩上,而爷爷奶奶培养孩子的父母和现在培养孙子真的是落差太大,以至于会感觉到老师“不负责任,把批改作业推诿给家长。”——对比真的太明显,从来没有给儿子或女儿辅导过作业,却每天都得给孙子批改作业。

更要紧的是,很多老师是中青年骨干,他们熟悉各类教育app、微信群、QQ群,很容易就将作业布置、下发给学生。书面作业、app作业、朋友圈打卡作业,太多的作业不得不完成,于是家长选择了为孩子报名辅导班。

家长难,老师也难

部分家长认为:老师不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失职。而老师认为:布置作业正是对孩子的学习负责,如果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作业,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是害了学生。

所处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想法就不一样。家长应该理解老师的难处,他们并不是每天只上上课,为了准备好一堂课,他们可能会辛苦好一阵子。也不是到了寒假暑假就带薪休假,全国各地旅游打卡,也要去进修、学习、培训。他们的工作其实也并不轻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孟母三迁、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知道教育不是轻松快乐的事!

现在很多人呼吁“快乐教育”“把童趣还给孩子”!然而这些呼声最高的人,有几个人能容忍自己家的孩子仅仅接受一个“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无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

教材相较于过去也有了较大的改动,小学阶段即增加了英语学科的的教学,语文也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学习,数学对于学习还好的孩子不存在难度,但是对于学得不好的孩子来说难度也真是不小。抓住课堂40分钟,高效学习,放学后又何必进辅导班!话虽没错,但是实际情况是如何,大家都上过学都知道!

问题客观存在,就要找办法解决。

现在学校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希望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向学生开放,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这是一个民心所向的好政策,也是孩子们的福音。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推荐阅读:

教师节又到来,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怎么送合适?

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考,我看到了认真的样子!

我上学了(一年级准备课程)

大学不能做的事有哪些,你都清楚吗?

自带床板上学,曾经的小事,现在为什么不行了?连校长也撤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