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下旬到9月上旬期间连续3个台风影响我国东北之后,西北太平洋似乎再度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期。第10号台风“海神”在东北变性成温带气旋并逐渐减弱消亡后的近一个星期时间内,西北太平洋海面上仅在靠近日本中部海域附近出现过一个强度尚可的热带系统,虽然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一度认为这个热带系统已经达到编号台风标准,但日本东京台风中心似乎仍然没有从超强台风“海神”的巨大影响中缓过劲来来,始终没有把它编号,最后随着它在登陆日本东京都市圈后逐渐减弱而不了了之。

▲9月15日18时00分,风云-4号卫星监测到的热带低压(即原来的热带扰动90W)。

不过就在昨天(9月14日)凌晨,菲律宾东部近海海域风云再起,热带扰动90W在距离马尼拉东偏南大概800公里的海面上生成。90W生成后便持续朝着西偏北方向移动。从昨天夜里开始,90W开始向西逐渐穿越菲律宾中部地区,到了今天(9月15日)下午,90W的中心已经来到菲律宾西侧的南海近海上面。

在穿越菲律宾的过程中,90W显然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强度并没有有效增长。但就当它大半个“身躯”进入到南海后,它的强度也随之增强,中央气象台随即于今天傍晚将它升格为热带低压。

▲各预报方法预测的热带低压(原热带扰动90W)后期路径。

9月15日17时,南海热带低压中心位于位于距离海南西沙永兴岛东南方向约92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5米/秒(7级风,热带低压级),中心最低气压1002百帕。从卫星云图上看,南海热带低压中心的西侧已经与中南半岛南部的季风水汽带结合起来,因此它的整体影响范围已经扩散至整个南海南部海域。位于南海海洋上的低压螺旋云带对流爆发显著,相比之下,中心东侧的云带由于仍然受到菲律宾地形的影响,显得较为松散。

▲中央气象台预测的热带低压未来移动路径概率图。

不过,目前各个机构对于南海热带低压未来移动路径分歧很小,它会在未来几天内沿着副热带高压边缘持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持续西移之下,热带低压东侧的云带也会渐渐摆脱菲律宾地形影响,此外在季风水汽输送和南海较高海温的助力下,它将持续加强。中央气象台预计这个南海热带低压将于明天加强成为今年第11号台风“红霞”。

▲NCEP-GFS预测的南海海域未来5天水汽输送动画。

“红霞”生成后,强度最强可能达到强热带风暴或者台风的下限级别。“红霞”登陆我国的概率较低,但它的个头会非常庞大,因此它北侧环流将扫到我国海南岛,具体影响海南岛的时间段将集中在17日晚上到18日夜里。海南岛的朋友需要密切注意未来11号台风“红霞”可能带来的强降水。

▲CFS气候模式预测的季节内振荡。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目前气候模式预测的结果来看,我国南海和菲律宾东部海域在9月底之前将先后进入热带季节内振荡(MJO)的正位相活跃期。在MJO到达南海和菲律宾东部海域后,上述海域恐又将被季风槽控制,这似乎与8月上中旬的形势有点相似,由于目前副高脊线相对偏南,未来季风槽内如再有台风生成,将以影响我国华南和南海地区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