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的“国祚”一直以来有争议,如果从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算起,沙俄存在长达370年。然而,俄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得到欧洲承认还是在1721年,这一年,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俄罗斯帝国这一国号正式确立。

从1721年到1917年的近二百年中,沙俄积极投身欧洲事务,尤其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冲突中总能出现俄国人的身影。其中,有三场战争对改变欧洲版图甚至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在这三场战争的关键时刻,沙俄都无一例外反水,“欧洲宪兵”由此招来盟友一片叫骂。

七年战争

发生在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这是欧洲列强为争夺利益在世界各地进行的一场混战,主要战事集中在1756年—1763年这七年,参战国多达十几个,战场遍布欧洲、中北美洲,非洲西部、印度、菲律宾等地,称其为早期的一场世界大战也不为过。

在欧洲战场,列强通过外交革命”形成英国、普鲁士为首的阵营和以法国、奥地利为首的阵营。 起初,俄罗斯与奥地利结盟,在战争前期的拉锯战中还起到很大作用。

1761年5月,奥地利和俄罗斯军队会合,完全切断了东普鲁士和勃兰登堡的联系,两国准备占领柏林。连吃败仗的普鲁士濒临绝境,腓特烈二世几近崩溃,连英国朋友都准备抛弃普鲁士了。

关键时刻,“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上演了。1762年,亲普鲁士的彼得三世即位沙皇,作为腓特烈的崇拜者,彼得立刻反水,宣布停止与普鲁士的战争,甚至把攻占柏林的俄国军队交给特烈指挥,普鲁士终于起死回生。

据此,183年后的1945年4月,柏林再度被俄国人包围,第三帝国的元首还幻想出现“奇迹”。沙俄倒戈一击不可避免引来奥地利和法国一片叫骂声,但通过这场战争,沙俄不仅巩固了其在东欧的势力,还由此赢得了与普鲁士的“深厚友谊”。

拿破仑战争

1805年海战失利后,为应对欧洲列强的联合封锁,拿破仑改变战术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1807年,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提尔西特条约》,至此,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英同盟”。

加入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后,俄罗斯随后向英国宣战。作为回报,沙俄也获得不少利益,期间相继吞并了芬兰、比萨拉比亚、阿塞拜疆等领土。然而,亚历山大一世仍对法国盟友抱怨“从联盟中得到的太少”。

1811年,俄国突然宣布退出“大陆体系”,随即恢复中断已久的与英国的商贸关系。公然反水对抗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勃然大怒。1812年6月,拿破仑以破坏大陆体系为由,集结六十万大军进攻俄罗斯。

战争过程众所周知,拿破仑最终带着2万残兵撤出俄罗斯。俄军追击着法军一路西进,攻陷巴黎后,亚历山大一世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同上次救了普鲁士一样,沙俄这次救了英国,“欧洲宪兵”果然名不虚传。

俄国人这次反水一举扭转了欧洲战局,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反法同盟”盟主的手中,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俨然成了“欧洲的救世主”。

一战

一战期间那次“反水”可能有点牵强,因为当时沙俄变成苏俄了,不过这都是俄国人干的事。1917年是对一战战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长达300多年的俄国君主专制统治宣告结束。

当年4月,美国参战,胜利的天平似乎向协约国倾斜,但两大阵营依旧打得难解难分,双方都清楚,谁能挺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半年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夺取了政权。当年底,苏俄就开始和同盟国进行停战谈判,经历一番博弈,在德奥联军兵临彼得格勒城下的情况下,苏俄与德奥在1918年3月签署了停战和约。

一纸布列斯特和约,苏俄丧失四分之一领土并付出六十亿马克战争赔款。关键的是,苏俄据此单方面退出了战争,协约国顿时傻眼了,西线的英法联军对付两线作战的德军还力不从心,从东线腾出手来的上百万德军掉头而来,这仗还怎么打?

苏俄脱离了协约国阵营,东线似乎安静下来。然而,俄国人的“反水”彻底激起众怒,英法随即以保护战略物资为由出兵摩尔曼斯克,美日也在远东登陆,“十四国武装干涉军”蜂拥而至。国内,苏俄反对势力纷纷起兵,一时间苏俄大地战火连天。

好在协约国最终侥幸获胜,当年底,同盟国投降,苏俄意外获得惊喜,随即宣布废除年初签订的条约,所有割地赔款统统不算了。这次反水要说有什么损失,那也只是名声不好,不过这对俄国人来说应该不叫事。相关视频:改变欧洲历史的三场战争,重要关头,沙俄为何总是选择“反水”?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请多指正 ;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