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0月28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第3、第14师等部队组成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并任命罗炳辉为军团长,蔡树藩任政治委员,张翼任参谋长,李涛任政治部主任,军团共1万余人。并于同年11月7日在福建将乐举行了成立大会。

当时,正值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紧锣密鼓,红九军团因人员精干,轻装简从,机动灵活,配合作战好,上级对其定位是一支机动部队,经常配合红一、红三主力军团作战,当然,也曾单独完成了许多惊人的战斗使命,如广昌固守战、鸡公山守备反击战、两次进入东方作战、金华山防御战等等,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总政委的赞誉为红军长征的“战略骑兵”。

在红军长征前夕的1934年7月初,红七军团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始从福建宁化西北地区向东线行动,红九军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掩护红七军团,随后,配合红七军团的主力攻打永安、尤溪,并一举占领了福州西北面重镇水口市、延平福州间的军事要地——樟湖坂等,一部向葫芦山前进,向延平警戒,保障七军团整个左侧翼的安全,红七军团顺利从福州北上,胜利地完成了军委予以的护送七军团出征的任务,便返回苏区。

紧接着,东线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敌人重兵向中央苏区东线大门——长汀松毛岭逼进,守卫在松毛岭一线。于是,“松毛岭保卫战”的前奏——温坊战斗拉开了序幕。温坊(今属连城)当时是长汀松毛岭东南面山下的一个大村庄,这里与松毛岭主峰白叶杨岭遥遥相望,是进攻松毛岭的前哨阵地。担任主攻松毛岭的李延年纵队总指挥命第三师第八旅进驻温坊,作为进攻松毛岭的桥头堡。

此时,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从朋口敌军以东的连城的姑田、永安的小陶、洪田一线,悄悄迂回到朋口敌军以西的长汀的南山、童坊一带,并于朋口、莒溪、璧州、洋坊尾一线,有向汀州前进的模样。而温坊守敌已远离朋口敌军主力,相距还有15公里,这是一次我军消灭温坊敌人的极好机会。上级当机立断,指挥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准备夜袭温坊,摧毁敌第8旅这个桥头堡。取得了红军长征前夕的一次重大胜利“温坊大捷”。

接着,红九军团投入“松毛岭保卫战”的战斗,松毛岭是长汀东南境内的一座大山,从南至北横贯40多公里,从东至西宽15公里,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形势险要,是西通长汀、瑞金、赣南的一条必经之路,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当时在坚持打阵地战者的心目中,保卫松毛岭就是保卫汀州、保卫瑞金!

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在金华山岽两处布下重兵,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碉堡,居高临下,严阵以待。另外,在其他几个山峰上也作了周密布置。大小据点组成火力交叉。阵地内各主要据点间挖有交通壕,互相连接沟通。阵地前挖有外壕,并用鹿砦或竹钉作为障碍物。主阵地带前面的一线高地,也筑了较为简易的工事,作为红军前进的阵地或警戒的阵地。

战斗打响后,敌人进攻猖獗,炮火十分猛烈,飞机十余架助战,与我二十四师、工人师决战整日。下午2时许,我左侧高地陷落,形势严重,影响巨大。我七、八两团复又参战,晚上乘敌立脚未稳组织了反击,形势日益严峻,双方为了争夺一个山头,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进行拼搏,敌我伤亡都很大,战局形成对峙状态。此时,接到上级命令红九军团撤出战斗,转移到钟屋村一带待命。

接下来,红九军团踏上了长征之路,与红一军团在右路,在红一军团后跟进,掩护中央纵队。血战湘江,掩护主力红军安全过江,红九军团伤亡大半,被迫将原有的两个师缩编至3个团。驰骋川滇黔边,进乌蒙、走云贵、占宣城、袭会泽、历艰辛、大会师,后根据上级决定,红9军团改称第32军,完成了其神圣的历史使命并立下赫赫战功,那么,红九军团成立之初的军团长、政委、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四位高层领导的结局如何呢?

军团长罗炳辉云南彝良人,先是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后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后任新四军1支队副司令员、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

政委蔡树藩湖北汉阳县(今蔡甸区)龚家小岭村人,幼年因家境而辍学到江西安源煤矿当童工,后接受革命思想,加入安源矿工组织“十人团”和“百人团”,当选为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代表。参加“二七大罢工”,后他接受组织的派遣,到南昌兵工厂从事青年团的地下工作并入党。随后,组织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大学、劳动大学和列宁学院学习。回国后任红军22军、第九军团,第三十军政委,陕北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建国后,蔡树藩从军队转入地方工作,历任全国总工会执委、西南办事处主任,中共西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部长,西南局委员,1954年调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同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8年因空难逝世,终年53岁。

政治部主任李涛,湖南汝城延寿乡新坡村人,他8岁入学,后就读于县立模范小学和濂溪高小,他在读书期间就参加革命工作并入了党,随后进入革命根据地,先后任江西红军独立第2团第2游击大队指导员、支队政委、纵队政委,参加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红军长征时任方面军工作部执行科科长、中革军委纵队先遣突击队队长、军委第2局政治委员、军委纵队司令员、政治部主任等职。到陕北后,李涛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涛到任驻武汉办事处并任处长,第18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的身份,做东北、西北、川军的统战工作,解放战争任军委作战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李涛被授予上将军衔。

参谋长张翼,江苏人,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这在当时的红军将领中也算是难得一见的高学历。他曾参加过百色起义,河池整编时担任十九师五十六团一营营长,后来又升任团长。后从广西右江苏区千里转战到江西苏区,曾任师参谋长、军团参谋长,资历极高。后来,张翼在江西广昌叛变投敌,为了得到敌人的重视,张翼将中央红军的军队编制、武器配置以及红军长征的路线,全部告知给了敌人,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些情报,蒋介石干脆利落地布置了四道封锁线,要知道当时中央的情报是完全保密的,结果国民党对红军的行动了如指掌,实施了精准布防,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便让红军损失了多达三万余人,张翼还向红军战士发劝降信。不过,张翼此后并未得到重用,甚至没有得到任何职位,后来抗战爆发后,张翼又在苏北拉起一支部队,被国军收编,担任旅长。1940年,由于不执行命令张翼被韩德勤处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