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见一个人随手捡起一片垃圾,我们会说这个人很文明。当我们看见一个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我们会说这个学生很懂事。当我们看见一个司机使劲摁喇叭,我们会说这司机没素质。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在厨房做饭,我们会定义他是一位厨师……

无论是“文明”、“懂事”也好,还是“没素质”、“厨师”也罢,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对外界一些现象的主观评价。而这些评价多少是有些失实的。当我们看见一个人捡起一片垃圾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这个举动是文明的行为,但请不要说他这个人很文明。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在我们捡起一片垃圾时,这样评价我们,我们究竟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呢,还是会感到不快?

我觉得多数人会感到不自在,因为如果评价失实,就会让我们感到评价的人缺乏真诚,而且评价得不够准确,好像是往我们身上贴了某种标签,让我们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对我们形成了某种要求,反而让人觉得心里很不爽。像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司机使劲摁喇叭,一个在厨房做饭的人,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即失实的评价往往是伤害他人和疏远人际关系的开始。

那如果把这个道理应用到夫妻日常生活当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

你看我们有些夫妻,看见对方今天没有洗碗,就会说对方变懒了。对方一句话没有说好,就说对方情商低。对方有些小情绪,就说对方脾气坏。大家不妨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时常被这些失实的评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着呢?

这些有口无心的评价,实际上是对爱我们的和我们所爱的人最大的伤害,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被她所爱的人打上某种不好的,或过分好的标签。有些人会问,怎么还有过分好的标签呢,难道夸赞他好也不行吗?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去夸赞对方,但是不要过分,要切合实际,要真实一些。过分的夸赞会对对方形成一种压力,让对方觉得你好像期待他成为某种人,而如果他成为不了,他就会产生害怕的情绪,怕你因为失望而对他丧失信心。

所以在夫妻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我们看见对方今天没有洗碗,请不要说“你变懒了”,我们可以说“你没有洗碗”。我们要学会还原事实的本相,而那句“你变懒了”,不过是自己心中有气,通过有口无心的形式撒出来了而已,并不是对方真的变懒了。也或者对方本身就不喜欢洗碗,只是因为喜欢你,才为你做了她不喜欢做的事罢了。

又比如对方有些小情绪的时候,请不要说“你脾气坏”,因为你越这样说,他的脾气可能会越坏。我们可以说“你今天有点小情绪。”,如果你关心对方,还可以在后面加一句“发生什么事了,能和我聊聊吗?”这样我们不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为什么要不停的去评价,去指责,去加深矛盾呢?

所有的评价,指责,不过是为了发泄我们心中的“气”。对方做了一件事让我们很高兴,我们就要发泄“喜气”,对方做了一件事让我们很生气,我们就要发泄“怒气”。说到底,不过是我们心中有气,才会想要去评价,去指责罢了,而多数情况下,对方其实并不像我们评价中那样不堪或过好。倘若我们能转化心中各种各样的气,将其还原为事实本貌,然后再做阐述,也许对每一对夫妻都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