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雪健老師,在談及自己最失敗的角色時說:

“《橫空出世》雖然得獎了,但我非常遺憾,我覺得那個時候的人,那個年代,在那個環境下很艱苦,又是剛打完仗,應該是很瘦的,但我在這個屏幕上很胖。”

01

第一顆原子彈問世,多麼偉大的題材!如果放在當下,一定是"響噹噹"的主旋律電影。

不用說就知道,導演一定會大力表現研究時的攻堅克難,主演在鏡頭前慷慨激昂的發表言辭,再配以震撼人心的音樂。

電影講述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情節內容大致與史實相符,但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使用化名。

這樣的設定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編劇的敬業,所以還是恰到好處的。

其實對於這樣的題材來說,《橫空出世》真的太平淡了,平淡到把千難萬阻的過程變成了三言兩語的歷史記錄。電影用字幕的方式說明原子彈工作的進程,在每次突破間填充整個研發團隊的溫情故事。

由於中方無視“蘇聯老大哥”的建議,於是蘇聯專家撤華,研製原子彈的任務落到了以歸國物理學家陸光達爲首的知識分子肩上,而另一方面,馮氏將軍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更大的場地——羅布泊。

而到了中國這裏,僅有的一臺計算機還要各個部門同時使用,於是團隊利用筆算,利用算盤,廢寢忘食,沒日沒夜,終於推翻了各國的錯誤結果,成功完成了理論階段的研究,進入實地研發的階段。

在實地研發階段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因爲鹽鹼水不符合施工的標準,於是陸光達要求立即停工,馮石將軍命令部隊日夜兼程拉淡水;

當然在這個階段也遇到很多插曲,比如基地斷糧,戰士們把僅有的糧食給了知識分子,自己喫水煮葉子;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陸光達因與夏世忠握手而失去了組織的信任,在研發的關鍵階段被隔離觀察,最終馮石將軍以性命擔保,陸光達纔回到了研發現場。

在電影即將結束時,馮石將軍的一番話是全片爲數不多的情感宣泄,美國士兵的狂妄,我國戰士在朝鮮戰場上受到的傷害。這些傷痛都在激勵着我們變得更強大,所以我們渴望原子彈的成功,渴望在世界上發出聲音。

02

在偉大史事的背後,可以說《橫空出世》是對中國解放軍的最美讚歌。即使到現在,也很少有影視作品能像它一樣還原部隊的氣勢和細節。

科學家們隱姓埋名一輩子還有名垂青史的榮譽,唯有戰士們默默付出最終一批批迴到社會,剩下的只有回憶。

電影最開始是一支志願軍行進在茫茫大漠,前後傳着“不准問幹什麼,不准問到哪裏去”的命令,而後馮石將軍帶領部隊尋找水源。

當馮石將軍帶領部隊駐紮羅布泊時,觀衆這才知道原來在這隻隊伍裏有十五六歲的孩子,還有的戰士到了做爺爺的年紀。

然而在命令面前他們毫無怨言,即便是沒有慶功會和還鄉令,也義無反顧的走進了大漠。

能在任務面前不在乎個人的前程和利益,這該是多高的榮譽意識,那句“他們對原子彈的感情不比我們差”包含了太多的愛國和奉獻,讓人肅然起敬!

當然,除了工作上的認真,導演還表現了戰士們的另一面,像在戈壁灘上打籃球,警衛員對首長的關心,大漠上洪亮的拉歌,還有斷糧時偷喫葉子……

除了戰士們,電影中的首長也個個都有非凡的氣場,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軍的經歷,但表演這些經歷過大戰的將軍們還是十分入戲的。

其實平淡並不意味着削弱了現實意義,而是帶給了我們更強大的力量。

在很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再難看到像《橫空出世》一樣的電影了,那種純粹的奉獻和愛國,質樸的敘事和精湛的演技,都是今天的影視作品學不來的。

非專業影評,不喜勿噴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