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雷科技leitech

作爲全球首富之一的比爾蓋茨,近日在社交平臺上發表關於未來汽車的言論,其中提及到電動驅動的交通工具時,他表示:電動半掛卡車和電動噴氣飛機很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蓋茨所指的電動半掛卡車,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特斯拉的Semi電動卡車。蓋茨認爲,半掛卡車負載大,所需動力功率高,因此爲車輛提供電量的電池需要更多,電池會變得更大更重,對於貨車、貨船和飛機而言都不是實用的解決方案。

當然,蓋茨也沒有全票否定電動車。在他看來,電動車在乘用車領域就非常適用了,自己也是保時捷電動跑車Taycan車主。在商用車領域,他表示對於重型、長途運輸車需要另外一種解決方案,生物燃料會是替代電池的一種方案。

馬斯克:他 對電動卡車 “一竅不通”

當世界首富之一的蓋茨倡議用更清潔的能源爲車輛提供動力,這邊廂特斯拉CEO馬斯克感覺有被冒犯到。近日,在社交平臺上,馬斯克對粉絲回應:比爾蓋茨對電動卡車一竅不通。

從特斯拉的量產規劃來看,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最快會在2019年量產,但基於各種原因,車型量產被推遲至2021年,而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也確認了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計劃。

追溯到特斯拉Semi的推出時間,還得回到2017年11月的洛杉磯發佈會。一輛沒有後視鏡,造型相當前衛的半掛卡車出現在人們面前,既沒有美式卡車的大鼻子,也沒有歐式卡車的高坐姿,留下的只有一張高鐵列車般的前臉...

Semi電動卡車整車基於Model 3的骨架打造,前後四個車輪都由獨立電機驅動,電機規格與Model 3一致,參數方面,Semi卡車的最大馬力超過1000Ps,空載情況下百公里加速只需5秒,官方還給出運載36噸貨物時,其零百加速時間也僅需20秒。相較於普通卡車,這輛Semi的性能無疑是“火星”級別的。

在比爾蓋茨最不看好的續航方面,Semi電動卡車的續航里程也有300-500英里,即最低續航里程也有483km,這個水平和目前乘用車級別的電動車無異。在能源消耗和補充方面,Semi電動卡車能源消耗低於2千瓦時/英里,充電30分鐘可行駛400英里,即644km。

儘管在數據層面,Semi電動卡車在動力和續航層面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不過外界質疑,電池技術的瓶頸會是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跳票的主要原因,若特斯拉拿不出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來擴大輸出功率,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阻礙。

隔空互懟,倆人不是第一次了

比爾蓋茨與馬斯克的互懟不是第一次了,兩人雖然身處不同的行業,但早在五年前的亞洲博鰲論壇,兩人便開始了一段不解之緣。

2015年,比爾蓋茨和馬斯克受邀參加亞洲博鰲論壇,兩人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在當時兩人的關係還不算密切,談話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商業互吹”爲主,而到了2017年,比爾蓋茨也曾在公開場合讚賞馬斯克在新能源領域的作爲。

不過到了2018年,在比爾蓋茨購買保時捷Taycan後,兩人友誼的小船便開始不安穩了,馬斯克也對此發表回應:“我曾跟比爾蓋茨交談過,但是非常無聊。”

可以看出,比爾蓋茨和馬斯克的關係急轉直下,而到了今年,比爾蓋茨更是直接點出了特斯拉電動卡車項目的不可行性,馬斯克也作出回應以示不滿。

特斯拉電池日打臉蓋茨?

兩位大佬的嘴戰可把不少喫瓜網友弄得不亦樂乎,但衆所周知,馬斯克不是一個光打嘴炮的人,這位天馬行空的創業者顯然不會止步在對手的言論之下,當前比爾蓋茨已經拋出了一個關於電動卡車的問題,想必馬斯克接下來將會全力攻克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問題。

今年九月份,特斯拉將如期舉行品牌電池日。據此前外媒報道,特斯拉將在電池日公佈其最新電池“百萬英里”,這款電池將會採用新一代“單晶”NMC 532陰極和一種新的先進電解質。新技術的加入可以使電動汽車持續行駛100英里,這也是“百萬英里”名字的由來。

除了“百萬英里”電池,特斯拉此前預熱的技術還有無鈷電池、乾電極技術和硅納米線技術,特斯拉還爲此計劃向加拿大礦業公司購入大量低碳鎳金屬,以滿足後續電池研發和生產的需求。

電池日的到來也影響到特斯拉的股價,9月14日特斯拉收盤大漲12.58%,每股報價419.62美元,這也是特斯拉在本月經歷大跌後的首次反彈。

特斯拉的電池日恐怕會是馬斯克對比爾蓋茨最好的還擊。比爾蓋茨認爲電動卡車需要裝載大重量電池來提升續航,而馬斯克曾在社交平臺透露,新電池的能量密度能提升50%的水平,以現款Model 3使用的電池能量密度約260Wh/kg爲例,如果能提升50%的水平,那這輛Model 3的續航能力將輕鬆突破1000km,應用在Semi卡車上,想必也會有不錯的續航水平。

隨着電池技術不斷突破,馬斯克也有更足的底氣與商業巨頭們打嘴炮,雖說這也是品牌營銷策略的一種,但無法否認的是,特斯拉的確站在了行業技術金字塔的頂端。不管電動卡車或者電動飛機能否被言論終結,只要有敢於不斷嘗試的人出現,電動化的未來纔會走得更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