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应该是阿里巴巴将新业务取名犀牛的最主要原因。

谁和谁心有灵犀?答案是制造商和消费者。阿里巴巴在B2B、B2C、C2C、M2C体系上又增加了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消费者直达工厂)这一大块。至此,阿里巴巴补齐了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的全商业生态。围绕“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将流通环节的战火转移到更上游的生产端,保密了3年的新业务开始发力。

消费升级的特点是需求端个性化导致碎片化。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而生产端的综合能力又无法赶上需求的变化,这样,一方面生产厂库存压力大,另一方面个性化小批量的订单又无法低成本地实现。犀牛承担起新模式的组织者,让消费者和制造商之间心有灵犀,朝着制造商0库存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商品的目标努力。

默契需要建立在双方了解的基础上,要做到“心有灵犀”并不容易,好在信息时代,沟通高效而深入,阿里巴巴就是最大的商业沟通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已经具备进一步深入的时机。

在沟通双方需求后,通过平台省去了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商直接面对消费者,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精准采购物料、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用柔性制造系统,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快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服装市场是最为个性化需求的市场,3万亿的市场规模也足以支撑起C2M这一新概念。同时相比其他领域,服装厂的个性化生产基础最强,所以犀牛的第一个试点花园就选在这里,“犀牛工厂”应运而生。

一般情况下,服装生产需要提前4~6个月组织,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货,而在C2M制造模式下,“犀牛工厂”可以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犀牛智造打通了淘宝天猫,依托庞大的用户数据来为品牌商提供精准的销售预测,生产端通过柔性制造系统,实现小批量快速交货。犀牛打通了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侧,让按需生产真正可以大规模实现。

淘宝天猫总裁蒋凡说:“犀牛智造平台希望把数字洞察应用在制造环节中,实现真正的产销一体化,帮助中小商家解决生产供应链中的一系列痛点。我们希望真正可以实现数据驱动,将消费者洞察、行业洞察与生产环节紧密相连,实现更聪明的生产排期、弹性生产。”马云曾说:未来成功的制造业,都是用好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制造企业。

物流解决了流通端的库存,解决的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流通问题,而智能制造平台将阿里巴巴的商业体系延伸到了生产端,解决的是生产前的物料采购、资源配置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无须担心的是,吃素的犀牛不具攻击性,制造商尽可放心使用,同时犀牛力大无穷,可以承担起制造业升级的重任。这应该也是阿里巴巴将这一保密了3年的业务取名“犀牛”的原因之一吧。

阿里巴巴表示,犀牛工厂也只是一个“样板”,未来一旦验证成功,会将其复制到上下游及其它行业,并开放给所有商家。

实际上,大家都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今年4月,京东旗下的拼购平台“京喜”就宣布推出“京喜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涵盖工厂直供、产地溯源、出口转内销。京喜将聚焦中国1000个产业带和源产地的100万家优质工厂型及农场型商家,赋能10万个工厂型商家具备C2M能力。

我们期望,这样的犀牛越来越多,帮助中国制造业实现快速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