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風格”佛教造像的繁榮第一階段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東魏遷都鄴城。因北魏末年戰亂,導致青州乃至整個山東地區土地荒蕪,經濟凋敝。經過東魏統治者的恢復,至541年“東方連歲大稔”,又與幷州並稱“霸業所在,王命是基”,這就爲佛教文化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最爲突出的是高浮雕背屏式造像逐步發展併成熟起來,且形成了完整的發展系列。其中由主尊兩側的倒龍口銜蓮花、蓮蕾形成二脅侍菩薩基座的造型在青州地區造像中獲得充分發展,這也成爲“青州風格”佛教造像引人注目的標誌性特徵。

菩薩:菩提薩埵之略稱,梵語bodhi-sattva,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具有“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雙重悲願。菩薩造型多頭戴寶冠,身覆天衣,手持蓮蕾、香囊,身飾瓔珞並蘊藏高超的優美典雅之作風。頭冠是菩薩獨具特色的配飾兼具裝飾作用。

菩 薩

北魏——東魏造像局部 託塔飛天 伎樂飛天

佛塔,梵語 stupa,音譯窣堵婆,也稱佛圖、浮圖。原爲安置佛陀舍利等物的建築物,之後兼具供養禮拜的功能。飛天,是佛教中乾闥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闥婆,梵語Gandharva,譯曰“乾闥婆”“香神”“尋香”“執樂天”等,典出印度神話,爲婆羅門教中羣神之一,漢譯佛經八部護法中列爲樂神。

東魏貼金彩繪石雕三尊像

視頻來源央視網

1996年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通高310釐米,石灰石質。佛面相方圓豐滿,螺發高髻,面部殘留貼金,着褒衣博帶裝,大衣顯厚重,表面很少刻畫衣紋。二脅侍分別由二龍口中吐出的長莖蓮花與荷葉承託,三主像上方有8身伎樂飛天呈弧形飛舞,最上部中央是一座覆鉢塔。此像最薄處僅4釐米,最厚處達40釐米,雙手缺失,有修補痕跡。

東魏貼金彩繪石雕菩薩立像

1996年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通高200釐米,圓雕立像,石灰石質。菩薩體態勻稱,身體修長,頭戴貼金寶冠,寶繒下垂至肩,黑髮順肩而下,在肩部飾兩個貼金圓形物,面相圓潤,慈祥。雙臂缺失,頸佩貼金項飾,飾帔帛、瓔珞,着百褶長裙,腰間束帶打結,長裙曳地,裙褶對稱,上施紅、藍、綠三色,跣足立於蓮臺上。

東魏天平三年邢長振造釋迦像

1996年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殘高137.7釐米,高浮雕三尊像,石灰石質。主尊頭殘,身覆通肩式袈裟,內露僧祗支,跣足立於蓮臺上,右脅侍菩薩頭戴冠,面相清瘦;左脅侍頭殘,二脅侍均配項圈,着長裙,身披帛帶及瓔珞,跣足立於蓮臺上。三尊像頭後均有蓮瓣組成的圓形頭光,身後飾舟形背光,頂尖殘缺,背光下部主尊兩側浮雕雙龍,口銜蓮花、蓮臺,將二脅侍托起,背光上部正中爲一座覆鉢塔,塔下及兩側有4身託塔飛天和8身伎樂天。

造像背面有題記:大魏天平三年歲次丙辰∕三月壬寅朔十六日丁巳∕清信士佛弟子邢長振仰∕爲二亡姊尼敬造釋迦∕像一軀願令亡姊尼託生∕西方靜佛境界又願師徒∕眷屬七世父母現在居∕家內外大小普及諸含識∕一切衆生鹹同斯福。

東魏貼金彩繪石雕菩薩立像

1996年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殘高113釐米,圓雕立像,石灰石質。菩薩體態勻稱,寶冠殘,寶冠上有蟬飾,寶繒下垂至肩,黑髮順肩而下,在肩部飾兩個貼金圓形物,面相圓潤,慈祥,頸佩聯珠狀項飾,身飾帔帛、瓔珞,着長裙,左手缺失處有修補痕跡。

來源:濰坊青州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