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进城多了,对家乡的念想也就多了,大家平时忙于生计,顾不上回农村老家,去感受曾经的美好,因此,在城市里,见到从乡下来的卖菜人,就感觉特别的亲切。

这些地道的乡村卖菜人,卖的都是自家种植的时令蔬菜,他们不以种菜为生,却通过进城卖菜,为生活增添了收入。

秋天的清晨,邢大叔骑着电动三轮车,冲出裹满晨曦的村庄,来到城郊一处临时菜市场内,他刚摆好摊位,就有人上前光顾他的生意。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那些新鲜的红薯叶,邢大叔熟练地向客人介绍:“红薯叶带梗的一元一把,两元三把,五元给七把。不带梗的红薯叶论斤卖,1.5元一斤,不讨价还价,童叟无欺。”

如此便宜的蔬菜,在城里可不常见,加上人们的乡村情怀,不大一会儿,邢大叔的红薯叶就快见底儿了,顾客边购买边议论,“如此新鲜又便宜的蔬菜,在超市里是买不到的,啥叫人间烟火,这菜市场就是人间烟火,特别地接地气儿,我敢说这菜市场里任何一种蔬菜,都能秒杀超市里的高端菜。”

确实,从农家地摊菜受欢迎的程度而言,单单从气势上,就足以力压超市里的高端蔬菜,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

据了解,邢大叔是亳州市魏岗镇孟庄村人,如今已是70岁的高龄,但他本人表示,他虽说上了岁数,但心态好,感觉自己还很年轻,就连吃饭,他一顿也能顶两个小伙子饭量。

而他的好身体,也和卖菜有关。

孟大叔:“有人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又不愁吃不愁穿,天天起早贪黑到底图个啥呀?

也是,我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赶到城里也就五点钟左右,运气好的话,十点钟可以卖完,回到家里还要照顾田里种植的蔬菜,以及整理下午或明天早上所卖的蔬菜。

像这些红薯叶,你只有提前捆好把,卖的时候才会节省时间,一块钱一把的价格,大家会感觉特别值,但对咱们农民来说,一把卖一块钱也是非常值得,我种植了半亩多红薯,单红薯叶就能收入2000多元,到时候还不耽误秋冬季节卖红薯。

但有一点,对于农作物,咱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比如若想红薯长势好,化肥农药根本不用,只要把草木灰给上足了,红薯就能长得大,表皮还光滑,当然,如果以卖红薯叶为主,氮肥还是要适当搞一些的,这就叫科学施肥,合理搭配。

有人说我红薯叶卖得好,说我有啥绝活,其实啥绝活都没有,如果说有,也就是我把事情想到了别人前面,把红薯的生长习性给弄明白了。

另卖红薯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销售时间比较长,从春季一直可以持续到秋季,这是其它农家蔬菜不具备的。”

邢大叔卖红薯叶,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每天只准备100把,卖完就收摊回家,有人疑惑,既然那么受欢迎,为啥不多准备些呢?

邢大叔表示,人不能贪心,贪心使人忙碌,也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毕竟自己是70岁的老人了,把身体弄垮了不值得,俗话说知足常乐,人若不知足,便会心生烦恼。

毕竟自己就种植了半亩多,老伴身体还不好,当自己田里不能产出那么多,就会想办法去收购别人的,那样品质又得不到保证,身上的乡村味儿一旦被生意味道掩盖,他这身价也就不值钱了。

若说邢大叔身上有绝活,想必他的原则就是获得大家欢迎的绝活,这世上原本没有绝活,把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也就成了绝活。

在邢大叔的摊位上,主角虽然是红薯叶,但也有南瓜、笋瓜、大蒜、辣椒、茄子等配角,依次往地上一摆,浓浓的乡村味道便迎面扑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