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上預約掛號看病已成爲常態,對大多數患者而言,信息化給就診帶來不少便利。但對一些不大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這一變化似乎不太友好。

“掛號難”在一些人眼裏或許並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打開微信、支付寶就能搞定,明明很方便;老年人找子女幫個忙,或者學一學操作方法,應該也不會太困難。網友留言中也不乏類似觀點:“爲什麼老年人就不能進步?”畢竟,我們都早已習慣了僅憑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四方的“智能生活”。

然而,越跑越快的信息時代,卻在將不擅長使用手機的羣體甩得越來越遠。前不久,一段老人因沒有健康碼而被拒絕進入地鐵的視頻在網絡“刷屏”。“什麼是健康碼?”老人一再反問,直到視頻結束,也沒有人給他答案,只有工作人員一遍遍高聲呵斥“請出示健康碼”。類似的場景今年反覆上演:有人因爲沒有健康碼被趕下公交車,有人因爲沒有健康碼被小區拒之門外……還有人不會網上購票而搶不到火車票,沒有智能手機無法在餐廳掃碼點餐,景區購票只能網上預約,山區小孩上不了網課等等,都已稱不上“新聞”。

這令人不禁反思:數據、信息、科技,在爲我們帶來便利、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同時,是否也對老人、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豎起了一道無形的屏障?當數字支付替代了現金,當智能客服替代了人工,當線上辦事替代了線下服務,老人們難免感到“恍如隔世”。難怪有人“吐槽”:“以前覺得機器服務‘高級’得不得了。現在反而覺得,有人來服務纔是‘高級’。”

截至去年底,我國65週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我國已成爲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今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爲9.04億,互聯網普及率爲64.5%,還有約5億人生活在“網絡之外”——他們往往就是陷入“數字鴻溝”、最先被信息時代所遺忘的人。如果你仍對他們遭遇的不便不以爲意,不妨試想一下:當我們步入老年,當我們行動不再自如,當我們也對未來社會流光溢彩的高新技術感到應接不暇無所適從……我們會不會也希望,有人能考慮到我們的感受,在我們陷入迷惘、手足無措之際拉我們一把?

時代不斷進步,生活愈發便利,我們在享受着技術帶來的紅利之時,是不是也應該等一等“走得慢的人”,給他們更多的選擇?這看似是個技術問題,其實卻是理念問題,更是一道社會治理的課題。不要忘了,一個好的社會,不僅要有不斷向前突破的“速度”,還應該有充滿人文關懷的“溫度”。

技術的價值與意義在於更好地服務於人,如何用好技術,使他們不至於站到人的對立面,是對治理能力的考驗。信息化、自助式的渠道無疑越多、越方便越好,但傳統渠道也不能被全盤替代:就拿健康碼來說,增加人工登記,或是打印紙質二維碼,可能問題也就解決了。前不久,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經驗被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收錄爲經典案例,除了高效的線上服務,“不讓一個人掉隊”的線下服務也是打動評審官員的“亮點”——這恰是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動詮釋。

不同的羣體有不同的需求與難處,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現實註腳。一座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人民城市”,對此應有充分的考量,並體現於城市服務、社會治理與市民生活的每一處細節。人人都會老去,如何對待今天的“弱勢羣體”,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度,不僅事關眼下,也牽連着我們每個人的將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