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縣柑橘“百里產業環線”

井研,以邑多鹽井而得名;研,精美也。

千百年來,井研人在這片土地上,鑿井煮鹽、生生不息……人們的日子過得“有鹽有味”。

近年來,在脫貧奔康的浪潮中,42萬井研人發揚鑿井煮鹽的工匠精神,全力推進體制機制、產業扶貧、特困幫扶等方面的創新,乘風破浪,開闢出有井研特色的脫貧奔康“新路徑”,人們的日子過得比“橘”還要甜。

2019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6761戶17505名全部脫貧,10個省定貧困村整體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爲0。

井研縣委書記熊建新(左三)在馬踏鎮七盤山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路徑一:合力“聯動”抓項目 助力“整體脫貧”

2020年7月13日,井研縣召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大會,吹響“決戰三十天,打好收官戰”集結號、衝鋒號。

縣委書記熊建新在會上強調,要“用情”解決好思想認識的問題,“用力”解決好責任落實的問題,“用心”解決好作風漂浮的問題。要從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面提升三個階段下功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2000多名幫扶幹部再次深入基層、走村串戶,全面排查;192個問題,得到全面整改……井研縣脫貧攻堅已進入高質量收官階段。

走進井研縣縣委大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脫貧攻堅指揮中心。半牆高的液晶大屏幕上,圖文並茂地顯示着該縣的脫貧規劃圖、脫貧佔比、脫貧收官戰進度表等相關信息;可以查看井研縣任何一個貧困村、貧困戶的基本信息;還能查看各村各戶的幫扶幹部、幫扶計劃、幫扶情況……

合力“聯動”——是井研縣精準脫貧工作中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舉措,更是夯實脫貧根基、助力全縣“整體脫貧”的根本保障。

健全幫扶體系,強化幫扶保障。全縣健全“五個一”“三個一”幫扶體系,縣級領導掛聯督導15鎮(街道),2534名幫扶幹部與6761戶貧困戶結對認親,所有貧困戶均有1名縣鄉幹部結對幫扶,實現駐村幫扶無死角無盲區。做實“百企幫百村”,全縣48個村獲贈資金1416.5萬元,30家企業幫扶帶動貧困戶1536戶,戶均增收400元。

井研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德平(右二)在馬踏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合力“聯動”抓項目,助力“整體脫貧”。近年來,井研縣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爲頭等大事,對標鄉村振興要求,鎖定“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總體目標,制定“兩年任務一年達標”作戰圖,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68億元,實現貧困村路網全硬化、水網全保障、電網全提升、網絡全覆蓋;全面補齊非貧困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項目建設。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累計實施的2216戶農村CD級危房改造全部建成搬遷入住;514戶1664人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全部搬遷入住,建成6個易地搬遷聚居點;落實縣級財政資金2040萬元,全面解決4200戶貧困戶住房、用水、用電、電視、生活傢俱等短板問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200萬元,實施貧困戶“四改兩硬”,引導農戶建設“四園”,1726戶貧困戶生產生活環境得到全面改善。

井研縣周坡鎮集中安置點

路徑二:“返租倒包”抓產業 助力“長效脫貧”

金秋時分,秋高氣爽。汽車駛進井研縣集益鎮晚熟柑橘現代農業園區,滿眼翠綠,一望無際;一棵棵柑橘樹上,碩果累累;一條條產業公路如“白練”般串聯起園區的家家戶戶;一個個控制閥和一根根管道在柑橘樹下整齊鋪排、伸向遠方……

井研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程宇(右二)在原石牛鄉入戶調研貧困戶脫貧情況

正在園區察看柑橘生長情況的江林農場技術總工左伯友,在手機上打開現代果園多功能系統,遠程操縱打藥、施肥等等。在江林農場的果園內,小型氣象站、蟲情警報燈、土壤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等物聯網設備一應俱全……“智慧化”手段讓50多歲的左伯友一個人就可以管理800多畝的果園。

“江林農場”僅僅是井研縣集益鎮晚熟柑橘現代農業園區內衆多農場的一個縮影。園區內“小農場”現已發展到166戶,承包“小業主”達200多戶。

創新“大園區+小農場”雙團隊發展模式,推進“返租倒包”,深化“5+1”產業扶貧發展模式……井研縣探索出了增強“造血”功能、助推“長效脫貧”的“新路徑”。

先由合作社負責從村民手裏“租”土地“建園區”,然後再“返租”給“農場主”或“倒包”給村民,實行“大園區+小農場”經營模式。深化龍頭企業等主體帶動、股權量化、代種代養、統價聯銷、異地入股和貧困戶自主發展“5+1”產業扶貧發展模式,讓農民羣衆變身爲有“租金、薪金、股金、紅金、補貼金”的“五金”農民,實現人均增收900餘元。

井研繁盛雜交柑橘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曾德權介紹說,園區採取“建”“管”分離,分工負責。井研繁盛雜交柑橘專業合作社負責“建園區”:扭轉土地、種好橘樹,建好路網、水網、電網,推進園區“智能化”等建設。四川井研繁盛超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管園區”:服務到田間地頭;銷售到全國各地。

2019年井研縣集益鎮雨臺村柑橘推介會活動現場

經過10多年的努力,以集益鎮爲中心,晚熟柑橘現已發展到10萬畝,打造成“百里產業環線”。涉及10個鄉鎮49個村,1.5萬戶56000多人,其中貧困戶2400戶。僅柑橘種植,就帶動村民人均每年增收1200元。

晚熟柑橘,現已成爲井研縣農業產業一塊閃亮的“金字招牌”,成爲帶動貧困戶脫貧奔康的主導產業。1986年,井研縣被列爲“全國優質柑橘生產基地”;力爭在“十三五”末,將“百里產業環線”創建成爲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將井研縣打造成“中國西部雜柑之鄉”。

以產業爲支撐,助力“長效脫貧”。井研縣努力打造村村有產業、建園區,全縣10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新建了柑橘、茶葉、蔬菜等產業園區。力爭到2020年,全縣晚熟柑橘建成30萬畝,林竹及花卉苗木面積達到50萬畝,優質水產面積達10萬畝以上,有機綠色蔬菜基地面積達到5萬畝……產業發展,必將助推貧困戶穩定增收,“長效”脫貧。

井研縣文化惠民走進研城“脫貧幸福村“爲特困羣衆匯演

路徑三:“集中救助”抓特困 助力高質量脫貧

脫貧路上,決不落下一戶一人。

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致貧”的“痛點”和“難點”?

井研縣積極探索並建立了“集中供養+居家救助”幫扶機制。2016年8月,井研縣依託縣社會救助福利中心建設項目建成了研城、周坡2個“脫貧幸福村”,在全市率先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員等特殊困難羣衆實施集中救助。全縣現已累計幫扶414名失能半失能貧困農戶,其中“集中供養”110人。

來到井研縣研城社會救助福利中心,一幢三層一底的樓房前醒目刻着“脫貧幸福村”五個大字,大門外兩旁玻璃窗櫥裏,張貼着該福利中心各管理人員、護理人員以及入住失能貧困人員的情況介紹。

井研縣“感恩奮進”紅花村貧困戶文東上臺宣講

走進大門,只見“進得來、住得好、出得去”幾個大字在正門牆體上熠熠生輝。一體化廚房、全科衛生診所、多功能活動室、健身房、閱讀室等樣樣俱全。來到二樓棋牌室,下象棋、打撲克、打麻將……老人們玩得極爲開心。

“住在這裏的建檔立卡貧困羣衆,都是失能或者半失能人員。”福利中心主任範利介紹,該福利中心先後兩批次累計對34名特殊困難羣體實施了集中救助,目前還有21人在住。

記者採訪時,正趕上井研寶五鎮瓦窯村12組胡苗來看望自己的母親雷玉英。胡苗告訴記者:“母親肢體二級殘廢,還患有尿毒症,以前在家裏一刻都離不開人。將母親送到福利中心後,從喫飯穿衣到打針喫藥等都有人照料,而自己也可以外出打工了,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除“集中供養”外,井研縣還探索出另一項對失能人員的精準幫扶措施“居家救助”模式。通過幫扶幹部、親鄰好友等對失能人員在家裏實施照顧和救助,讓多餘的勞動力外出務工,致富脫貧。

“集中供養+居家救助”幫扶機制,精準聚焦“特困戶”,解放勞動力,加快脫貧步伐,增加幸福感……破解了脫貧攻堅的最“痛點”和最“難點”。

2019年,樂山探索的“‘集中供養+居家救助’幫助特殊困難家庭奔小康案例”,入選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最佳案例名單。

爲不斷提升貧困羣衆的幸福指數,井研縣還不斷深化“貧困家庭奮進計劃”等活動,激發內生動力,助力高質量脫貧。

以“農民夜校”“道德講堂”“家風家訓”和“四好村”創建爲載體,實施子女敬老盡孝獎勵;挖掘選樹一批貧困羣衆先進典型,開展“感恩奮進·我的脫貧路”“我想有個家·共圓奔康夢”“青春勵志·脫貧共行”等勵志活動,累計開展道德法治、文明新風、感恩教育等各類活動796餘場次。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大力開展“三大革命”,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五淨”活動,讓貧困羣衆養成“好習慣”,着力改善人居生活環境,不斷提升貧困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直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正當時。

在鞏固脫貧奔康、接續鄉村振興的浪潮中,井研人民定將劈波斬浪,砥礪前行,行穩致遠!(四川經濟網記者 蔣培路)(圖片由井研縣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