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荣之路》;老实说我真没想到有一天会看库神的片看到泪流满面,就好像片子里那些法国兵没想到有一天哼着对面战壕的民歌泪流满面一样。此片也印证了阿甘本和阿伦特关于身体/生命的理论:可以被牺牲的赤裸生命,无时不在的纳粹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课题。

2、《战争与和平》;不愧是耗资5个多亿美元,恢弘的战争场面,奢华的宫廷场景,诗意多变的镜头。风景万千,可是实在觉得冗长,细腻到让人发慌。比起赫本版的,苏联版娜塔莎更得体如意可能更加贴合民族特色和原著风格,皮埃尔却比美国版让人舒适千百倍。规模宏大仍是绕不过的理由。

3、《全金属外壳》;影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魔鬼训练、敌后新闻和身临战阵,和其他两部有名的越战电影《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外露的反思和批判不同,库布里克的这部《全金属外壳》除了第一部分有着明显的倾向,展现了人被国家机器体制化后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恐怖;后面两部分则似乎很难看出导演具体的倾向,甚至战争本身的荒诞都所剩无几;最后一部分美军小分队与越共狙击手的对决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也是为数不多的紧凑环节。至于最后的主角独白也一样模棱两可,但毫无疑问,战争异化了所有。

4、《拯救大兵瑞恩》;起初抢海滩的战争场面实在太震撼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冷酷与真实,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人物个性的渲染也血肉丰满,厄本尤其印象深刻,可能跟和平年代的大多数我们想法是一样的,一开始对战争是理想化的,认为战争可以磨砺意志,可一到投入真实当中却胆怯,懦弱,不知所措。

5、《血战钢锯岭》;战场气氛烘托的太好了,这并非写实方面的考据,因为本片在战场细节上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影响精神层面情绪渲染的可信度,人间炼狱的战场与一个人的信仰力量形成鲜明对比。多刷几遍,你会发现整部电影呈对称结构,上下两部分的各种情节和对白都有对应,真是一部战争佳作。

6、《浴血华沙》;这是原本在社交平台看到的一个短视频,当时为其残酷的战争场面所震撼,于是看了原片,整体感觉当卑微的苟活都成了奢望,一往无前的抗战就是唯一的一条道路,战争是残酷的,但更可耻的是制造战争的疯子。也再次证明,你向邪恶妥协的结果只会换来那一点点卑微的时间,而不能改变要面对的结果。

看完《八佰》,又刷了这6部经典战争片,每部都令人嘘唏不已!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