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的志願軍戰俘營全稱爲“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俘虜管理處”,設在朝鮮北部的碧潼,俘管處共收管了14個國家和地區的俘虜5000多人,主要是美國俘虜有3000多人,次之爲英國俘虜將近1000人,另外還有土耳其、菲律賓、法國、哥倫比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俘虜。

提起戰俘營往往會想到惡劣的生活條件,陰森寒冷的牢房,戰俘們在看守的皮鞭和刺刀監督下從事着沉重的勞役,稍有不順從等待着他們的將是打罵刑罰甚至於被殺害,虐殺戰俘可以說是人類有戰爭以來的伴生物,一直被視爲戰勝者理應享有的特權,是向交戰對手報復泄憤的一種本能行爲,和消滅後患的特殊手段。然而,在志願軍戰俘營裏的生活並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充滿恥辱、打罵和體罰,相反,而是充滿了快樂和友愛。

志願軍不讓戰俘幹活,也不搜他們的口袋。至於金錶等貴重物品,則由管理人員統一登記、管理,等遣返時返還給他們,對那些犯了錯誤的戰俘,管理人員也從不打罵,而是採用教育溝通的方法最多關關禁閉,但絕不超過一週。俘虜營沒有鐵絲網,更沒有當時一些美國媒體所說的“密佈的電網”,因此美軍戰俘認爲:被俘對其來說並不是一種恥辱,而是他人生中的“解放”。戰俘營是在極端艱苦的環境裏,冒着美軍飛機不斷轟炸襲擾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儘管供應補給緊張,前方戰事一把炒麪一把雪,但在戰俘營裏,戰俘們的生活仍然不斷得到改善。

生活步入正軌後,志願軍俘虜管理部門定出了俘虜的伙食標準,每人每天糧食875克,白麪、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魚50克,蛋,50克,白糖25克,普通竈每人每天伙食費人民幣舊幣1545元,輕病號竈2313元,重病號竈3634元,這個伙食標準相當於志願軍團以上幹部的中、小造標準,比志願軍一般幹部、戰士的伙食標準高出很多。爲了照顧俘虜們的生活習慣,還特地從中國運去麪包烤箱,信奉伊斯蘭教的俘虜在生活上則另有特別照顧。朝鮮的冬天特別冷,常常達到零下42攝氏度,志願軍爲戰俘們配發了棉衣、棉被、棉毯、棉帽、毛毯和棉手套,住的炕也燒得暖烘烘的。

志願軍讓他們選擇自己的炊事員來做西餐,志願軍還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與不同的宗教習慣,提供了充足的牛羊肉給他們喫。他們在戰俘營能過好幾種節日,如美國的聖誕節、感恩節,英國的加冕節,土耳其的古爾邦節、開齋節等,過聖誕節和春節的時候,一連幾天戰俘營都處在節日氣氛之中。在戰俘營志願軍將戰俘稱爲“同學”、“學員”、“朋友”,尊重他們的人格。除了平日學習生活外,還每天組織他們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增強他們的體質。夏天他們可以在鴨綠江中游泳,冬天他們可以在鴨綠江上滑冰,戰俘營裏各種球類運動都有,圖書閱覽室的書刊也十分豐富。

1952年五月,國際和平人士、斯大林獎金獲得者英國的莫妮卡 費爾頓夫人在廖承志的陪同下到戰俘營考察,並多次同戰俘座談,她感嘆地說:“簡直是奇蹟!”這哪裏是戰俘營,分明是一所國際大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