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這裏是智電汽車《騾馬實驗室》,今天我們要說的車型是豐田凱美瑞。

前不久,在智博會開幕前夕,2020 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也在重慶正式舉行,而在筆者看來,第二天的賽事更有看頭,因爲參賽車輛均爲消費者私人車輛,比賽時也是由他們自行駕駛,這也更能體現一款車型、一個品牌的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曾經拿到過AEB挑戰賽冠軍的豐田凱美瑞也再度參賽,還是那臺車,還是那位車主,但結果卻截然不同。在今年AEB挑戰賽中,凱美瑞由於撞開靜止目標車而出局,無緣決賽,此前即使挑戰成功,也距離靜止目標車很近,因此最終僅拿到40分,在15款參賽車型排在第八位。

AEB系統搭載率高,實用性一般、智能化水平不高

客觀的講,凱美瑞在AEB主動剎車系統的搭載上幾乎做到了標配,2019款車型也只有精英版和領先版兩款入門車型沒有搭載,反觀同級車型大衆邁騰只有售價24.99萬元的2.0T高功率版車型纔有搭載,可見豐田對安全系統是很重視的,但只是搭載顯然不夠,實用性如何纔是關鍵。

而從凱美瑞在AEB挑戰賽中的表現來看,雖然其曾在去年拿下了冠軍,但今年表現不太理想也是事實,雖然可以歸結爲受陰雨天氣影響,但拿下第一名的沃爾沃XC60同樣受到了影響,因此這樣解釋說不通,更多還是需要從自身找問題。

除此之外,ADAS挑戰賽中還包括APS自動泊車比賽,而凱美瑞全系均未搭載這一功能,而其他諸如漢蘭達等定位更高的車型同樣未搭載APS,可見豐田智能化水平似乎並不高。

起步早、建樹不多,現有系統功能豐富但不夠可靠

豐田涉足自動駕駛的時間其實很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1997年就將ACC自適應巡航用在了雷克薩斯LS上,雖說實用性一般,但卻稱得上行業領先。而後豐田不斷推出自動駕駛相關的設備和技術,但其宗旨並非實現自動駕駛,而是爲了研究新一代的安全技術,甚至明確提出了不會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這也解釋了爲何豐田起步早,但建樹不多。

2015年,以雷克薩斯GS爲原型車打造的自動駕駛實驗車在東京高速公路上進行了示範行駛,同年豐田正式將自動駕駛汽車上市提上日程,此後其與電裝、瑞薩電子、松下、英偉達等衆多零部件企業達成合作,就高精度三維地圖等汽車自動駕駛所需的8個領域展開共同研究,同時還與密歇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

除此之外,豐田還在全球範圍投資了15家科技初創公司,其中包括大數據初創公司Nauto、人工智能創業公司Preferred Networks等,甚至還投資1億美元建立風險投資基金,豐田希望通過這些投資行爲,來獲得對應初創公司的技術,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水平。

而在中國,豐田汽車2019年加入了由百度推動的自動駕駛開發聯盟"Apollo計劃",一方面是爲了推動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同時也是爲加深與中國地區企業的合作。同年小馬智行(Pony.ai) 正式宣佈和豐田建立合作, 雙方將共同探索自動駕駛的進一步落地,對豐田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將起到加速作用。

可見,豐田對自動駕駛很重視,也與衆多科技企業、高校展開了合作,供應商方面也均爲各自行業的佼佼者,另外,技術研發需要大手筆的投訴,對此豐田也並吝嗇,2018財年時甚至計劃在研發和資本支出方面投入2.45萬億日元(約223億美元),其中1.08萬億日元用於研發,35%用於自動駕駛技術和其它新型技術。

再優秀的技術也需要落地,目前豐田旗下包括凱美瑞等車型在內,基本實現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其搭載的Toyota Safety Sense 智行安全系統,包含預碰撞安全系統(PCS)、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A)、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DRCC)和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AHB)四項功能,從功能上看還算齊全。

根據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測試報告顯示,爲了實現這些功能,凱瑞瑞搭載了包括1個單目攝像頭、4個360°環視攝像頭、2個24GHz毫米波雷達、1個77 GHz毫米波雷達以及8個車聲波雷達在內的16個傳感器,從數量上看沒問題,但實際應用效果並不理想。再次本次AEB挑戰賽上凱美瑞的表現,可見豐田的這套系統還不夠靠譜。

寫在最後:

豐田雖說自動駕駛技術起步很早,但早期並沒足夠重視,後來雖然大力投入,也有了很多的合作伙伴,但仍然稍微落後於寶馬等傳統車企,畢竟後者已經積累了部分L3級自動駕駛技術儲備,而豐田雖然也有搭載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但實用性一般,還不夠可靠,至於APS系統,即使定位較高的車型也沒有搭載,可見其智能化水平並不高,而隨着諸如長安、小鵬等自主品牌以及特斯拉這樣的年輕車企的崛起,豐田要小心被"彎道超車"。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