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大家对于八路军军服颜色的潜意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八路军的军服颜色都是灰色的,因为在《亮剑》等一系列影视剧中,八路军都穿着灰色军服。在一些比较正统的影视剧中,八路军和新四军也都穿着灰色军服。其实,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服颜色,分为好几种,各个根据地的军服颜色,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红军的军服颜色,因为这与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有连续性。1927年,红军建立以后,在全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根据地,例如江西根据地。川北根据地等等。根据各个根据地部队的番号,又分为了红1方面军、红2方面军和红4方面军。由于各个根据地没有相互连接,敌军的封锁非常严重。因此,在军服颜色上,各个根据地的部队只能就地取材。一些影视剧中也反应了这个问题,红1和红2方面军的军服为灰色。

红4方面军的军服则是深灰色,存在颜色上明显的差异。1937年7月,日本军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进攻驻扎在平津、河北地区的第29军,我国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大敌当前,情况非常危急,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抗战,各地的红军部队开始接收改编。其中,北方的红军被改编为第八路军,后来改为了第18集团军,但八路军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南方的红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起初,八路军下辖3个师,总计5万余兵力。

新四军下辖了4个支队,总计1万余兵力。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开赴前线。其中,八路军逐步分散到了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新四军分布在安徽、江苏等地,八路军、新四军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部队,创建了一系列的根据地,自身的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各个部队军纪严明、作风优良,和军阀的部队完全不同,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们的积极拥戴。部队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兵员补充得到了充足的保证。

截止1938年12月,八路军的总兵力达到了15万多人,到了1939年12月,八路军的总兵力,更是达到了27万人左右。940年,八路军的总兵力发展到了40万左右。就是在这一年,八路军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先后抽调了105个团参加战斗,从侧面反映了八路军的逐步壮大。新四军从4个支队,逐步发展为7个师。截止1945年,新四军的总兵力达到了26万多人。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建立和扩大,日本军队把各个根据地视为心腹大患,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和封锁。由于根据地遍布华北、华东、西北、淮南等各个地区,在日本军队的封锁下,八路军和新四军基本上无法购买到染色剂(硫化青染料)。

此外,染色剂的价格昂贵,各个部队也舍不得购买。当时,购买染色剂的钱,能买两袋粮食。因此各地区的部队只能就地取材,对军服进行染色。其中,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部队,军服颜色为灰色,也就是李云龙穿的那种。陕北地区的部队,军服则是灰蓝色的,与蓝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晋察冀根据地的部队,军服颜色为土黄色。至于山东地区的部队,军服颜色则是草绿色。由于没有染色剂,灰色军服一般采用橡壳、烟灰为原材料,土黄色军服一般采用黄柏根、黄芹、槐子为原材料。

1941年,129师的染色原材料不足,师长专门下达命令,要求各个部队搜集槐子(能从槐树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黄色染料)。按照一位开国上将后来的回忆:“那时候,我们筹集到白布,但买不到染料,便采取土办法,用槐花子染布,做成军衣。虽然布匹染得黄绿不匀,但是,每个新战士都领到了一套新衣,穿起来很有精神,整整齐齐到了部队。”

随着八路军部队的壮大,实力进一步增强,各地八路军部队已经开始根据地区需要进行染色了。根据山东地区八路军部队1944年的要求:“服颜色统一,要求保护色,夏季草绿色,冬季土黄色或灰色,要看平原地、山地来分别。”按照另一位开国将领的回忆:“1944年9月5日,在河南省林县临淇镇郭家园,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召开了支队成立暨挺进豫西出征誓师大会。由于经济困难,再加上部队来自几个单位,支队没有统一颜色的军装,灰色、杏黄色、黄中带绿几种颜色都有,全是土法染制而成的;枪是中正式或三八式,每人身上挎着一个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来的牛皮弹匣,精神抖擞地集合在操场上。”

其实,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除了军服颜色不同以外,连军服的材料也不一样。有根据地自己生产的土布、粗布,也有战场上缴获的细布和洋布。由于材料不一样,看起来差别也很大。例如129师下辖的官兵们,主要在太行山地区作战,军服以粗布为主。山东地区的部队情况比较好,装备了大量的细布军服。

1941年,活跃在山东西南部的铁道游击队,缴获了1.8万匹的洋布以后(足足200多船),山东地区的八路军部队迅速换发。至于南方的新四军部队,由于染色的材料不同,与北方的八路军部队相比,军服颜色还有一定的差异。例如1946年之后,南方的新四军与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合并,双方的军服颜色就并不一样。关于抗战时期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