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然-少年.mp3
03:56来自丽水高速交警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曾经那个初入警队的年轻人,经过8年的历练,始终保持着那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从警初心。

蓝海华,1986年2月出生,2012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高速交警丽水支队一大队民警,一级警长。曾多次受到嘉奖,授予优秀公务员称号。

穿上制服,追梦路上的冲锋者

从小生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但在家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灌输下,蓝海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并且始终怀揣着从警的梦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公安队伍,穿上了圆梦的警服,成为了高速交警丽水支队的一员。

年轻有活力是他给人最初的印象。体育专业毕业的他,似乎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这股劲体现在工作中,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2019年一次夜间执勤过程中,为抓捕涉嫌无证驾驶的小车驾驶员时,因光线黑暗一脚踩空摔倒在树丛中,他忍着疼痛追上并控制住逃跑的驾驶员,等增援同事赶到时他才感觉到手部剧烈的疼痛,这时他才想起追捕过程中摔伤,并且手臂上被树枝划的伤痕累累。

在今年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他还是一样冲锋在前,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支队“抗疫先锋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主动写下请战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投入到浙闽新窑省际卡点的防疫战斗中。在卡点,其主要负责入浙重点车辆的引导和排查工作,往往在指挥交通岗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本来就膝盖半月板损伤伴有积液的他因为长时间站立,常常一蹲下就站不起来,疼痛难忍,但他没有打退堂鼓,靠着守好大门就是守护家人的信念咬牙坚持。在十多天时间里,他累计引导排查车辆四千余辆,为司乘人员提供帮助20余次,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系群众,“伤者第一亲人”的浓情践行者

2013年9月的一天,这是蓝海华从警第二个年头,当时他正在浙闽省际卡点执勤,当接到福建方向庆元出口匝道处有危化品车侧翻,驾驶员被卡,副驾驶座乘客生死不明的警情时,他迅速出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男子正卡在车头和护栏中间缝隙处,另一男子被压在车头下面已经不省人事,被卡男子肚子上已经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不断往外流。蓝海华第一反应就是先救人!他立即从巡逻车内找出来一根铁棍,用肩膀顶起铁棍,增大车头和护栏部位的空间让被卡男子减少压力,能够深呼吸,缓解疼痛。这一顶就是半个多小时,直到救护车和消防力量到达现场,一起将两名伤者救出,抬上救护车,蓝海华才发现自己的肩膀已经红肿破皮。

2019年的一起事故中,一名男性驾驶员面部撕裂伤严重需要马上缝针,蓝海华马上用警车把伤者送到医院。由于伤口较大,再加上在面部,医生担心即使用了麻药伤者在缝针时依然会因为剧烈的疼痛感而用力抽搐,因伤者并无家属在旁,蓝海华主动要求来担任助手,化身“白衣天使”带上医用手套,带上口罩,帮助医生控制伤者身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缝合,终于将伤员缝针完毕,而当蓝海华起身时,他却两眼发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原来在缝针手术过程中,蓝海华需要使劲按住伤者不让其头部摇动影响手术,再加上因处理事故长时间没有进食血糖降低而导致的低血糖症状,这一幕让现场医生和伤者家属非常感动。蓝海华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践行了“我是伤者第一亲人”的温情承诺。

能武能文,高速路上的交通宣传员

中央电视台《平安365》、《生命线》栏目组曾两次来到丽水支队拍摄相关的交通安全宣传片。在这两期栏目中,蓝海华作为亲身经历者,化身成交通宣传员以外景主持身份讲述了规范使用安全带的重要性以及无证驾驶的危害性,提升了高速交警的正面形象。同时,在日常执勤执法过程中,他善于捕捉交通安全新闻宣传点,往往能从驾驶员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事故过程中的一个违法行为入手来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当时我只是对坐在后排的女友回眸一笑就撞上去了”、“保险公司没打电话给我要交保险啊,我怎么知道保险过期了”,“安全带后排也要系的吗,你们不要乱搞哦”这些金句都曾出现在蓝海华的交通安全宣传稿中,不失幽默但却最真实的起到了交通安全的宣传作用。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寒来暑往,曾经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在梦想职业的道路上历尽风雨,他常说:“多年的工作经历在塑造自己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一颗心可以跳动多久,只要保持如此这般对工作的热爱,对群众的负责,就可以永不停歇。

供 稿│一大队

编 辑│郑sir 蒋志恒

审 核│朱si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