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家庭中,家长的身份犹如一个舵手,指挥每个家庭成员积极向前航行。而身为掌舵人,除了要有勇有谋,还需要大公无私,才得以令人信服。

然而在多孩家庭,父母总是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从而导致被偏爱的孩子有恃无恐,不受重视的孩子会自觉躲开。当父母偏心成为习惯,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家庭内部团结。

老话常说“爱屋及乌”,嫁进来的儿媳,虽说也属于家庭当中的一员,但是她们在公婆心里的位置,大多根据丈夫在家庭里的地位早已定性。不受待见的儿子,所娶的妻子往往也难讨公婆欢心。

婆婆对儿媳厚此薄彼,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儿媳不像儿子是自己所生,她们没有义务听从婆婆说教,之所以对婆婆恭敬,完全是顾及夫妻之情。倘若婆婆一再不知收敛,那么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02

杨柳和老公是自由恋爱,没结婚前杨柳对老公的家庭非常好奇,逢年过节厂里轮休,可老公总是主动值班。拜见过公婆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公在家里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公婆只喜欢小叔子。

老公老实木讷,不如小叔子能言善辩,况且兄弟俩一个是普通工人,一个坐办公室,所以婆婆常夸耀小儿子聪明有本事。后来杨柳和弟媳相继过门,不管杨柳如何努力,始终不得公婆欢心。

婆婆一直不满意杨柳的家境,看不起她爸妈是种地的,而小儿媳父母有着体面的工作,富裕的家庭条件。更何况弟媳读过大学,说话也八面玲珑,公婆始终觉得两个儿媳简直没法比。

结婚时,婆家没给大儿媳一分钱彩礼,却主动给了小儿媳10万彩礼,小儿媳父母虽然陪嫁一套房子,可清楚告知那是女儿的婚前财产。而这套房子,更是加重小儿媳在婆家的话语权,但凡有任何事情,婆婆总是先征求小儿子小儿媳意见。

03

弟媳嘴巴甜,时常送婆婆一些她不要的化妆品和衣物,婆婆稀罕得跟宝贝似的,逢人就夸小儿媳孝顺。杨柳是个重礼节的女人,逢年过节手头再紧,都事先将给公婆的节礼置办好,但是那些东西再贵重,在婆婆眼里都不如小儿媳的好。

每次回婆家吃饭,婆婆都叫大儿媳早早去做饭。大夏天,杨柳一个人在厨房挥汗如雨忙碌,婆婆却拉着小儿媳喝茶聊天吹空调。有次杨柳实在身体不舒服,刚提出让弟媳帮忙洗碗,婆婆不乐意了,说厨房都是油烟,别呛着小儿媳。

每到农村丰收时节,杨柳父母便给女儿送各种新鲜果蔬粮油,她惦记公婆,总是分出一半送过去。然而有次杨柳去弟媳家串门,看到门口纸箱里的东西很眼熟,那是她父母亲手灌制的香肠。弟媳不以为然告诉她:“这是婆婆特意去农村集市买的,我们都不喜欢吃,正准备当垃圾扔掉,嫂子你要是不嫌弃就拿走。”

自从杨柳知道婆婆把她的好心,转手送给弟媳,还编了一堆漂亮话后,杨柳便决定不再讨好公婆。她和老公每月那点死工资,生活本不富裕,与其省吃俭用让婆婆拿去做人情,不如自己留着改善伙食。

04

之后不是必须出席的场合,杨柳轻易不去婆家。据她所知,婆婆将家里的传家宝玉镯,早已偷偷摸摸传给弟媳,还打算将老房子过户给小叔子。对于这些,杨柳不关心,她觉得不是自己的钱别去惦记,只要老公能真心对她,那就是幸福。

那天半夜,婆婆哭着打来电话,说公公突然昏迷不醒,等杨柳夫妻俩赶去医院,公公已经走了。婆婆受不了打击,整天浑浑噩噩茶饭不思,老公怕出事,便和小叔子家商量轮流照顾婆婆。

然而不等小叔子开口,弟媳一口回绝,说她和小叔子工作都忙,家里那些高档电器婆婆不会用,婆婆还是去哥嫂家住最合适。虽然弟媳话说得委婉,但是杨柳和老公听得出来,她不欢迎婆婆。老公身为长子没办法,他们只好把婆婆接回家。

可是婆婆并不领情,整天鸡蛋里挑骨头,说大儿子大儿媳不好,吵着要去小儿子家。杨柳被逼急了,当着婆婆的面拨通弟媳电话,结果弟媳直截了当告诉嫂子,她和婆婆没感情,哪怕出钱送她去养老院,也不可能亲自伺候她。

05

听了这话婆婆沉默了,担心她出意外,杨柳和老公一个白班,一个专门值夜班,过了3个月牛郎织女的生活,总算陪伴婆婆走出那段人生低谷。而通过这场变故,婆婆看清了人心,原来最疼爱的那个子女,未必能靠得住,她决定有生之年好好弥补过错。

在所有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最重要,也最不容易维护。如果只有一个儿媳,倒还好培养感情,可如果家里有一个以上的儿媳,就有了比较,其中当属嘴甜家境好收入高的儿媳最能讨婆婆欢心。

婆婆一碗水端不平,是婆媳相处中的大忌。每个儿媳刚嫁到婆家,是本着尊敬公婆和睦姑嫂的原则,在婆婆不公平公正的对待中,儿媳逐渐寒了心,只能对婆家人敬而远之。

而“上行下效”,是儿媳对抗婆婆最直接的做法,倘若恶婆婆不懂得悔改,最终会亲自品尝当年种下的苦果。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举报投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