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提问:

戒毒康复人员到戒毒康复中心需要办哪些手续?在康复中心他们有收入吗?康复中心要收取费用吗?

甘肃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长张建东:

安排登记在册贫困家庭吸毒人员到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和过渡性安置就业是提高贫困戒毒人员家庭收入、巩固戒治成果的有力举措。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康复中心接受康复人员以个人自愿为前提,先由康复人员自愿申请,社区戒毒机构和驻地县区禁毒办进行备案审核,提交康复中心审批,签订由康复人员个人、社区戒毒机构、驻地县区禁毒办、戒毒康复中心共同签订四方协议,即可办理入驻康复中心的手续,在之后管理中同样采取协议管理的办法。既然是安置就业,就应该有收入。据我们最新了解到的情况是,到康复中心安置就业的自愿戒毒康复人员的人均月收入在3600元以上,康复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中住宿费、伙食费都是免费提供。

法治日报记者提问:

贫困户“法律体检”行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甘肃省司法厅律师工作处处长李智:

今年,我们综合运用贫困户“法律体检”行动成果,深化巩固提高,引导贫困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村村行”活动,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贫困村,宣讲《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涉及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宣讲涉农民务工、承包经营等典型案例,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贫困村群众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防范处置法律风险。紧盯贫困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合作社规范经营、土地流转租赁等涉及切实利益的重点问题,根据群众需要,帮助村委会、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查找梳理各类法律问题,提出合规应对措施,防范处置法律风险。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引导律师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根据其意愿和实际需要,坚持依法依规、入情入理,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婚姻家庭、邻里矛盾、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矛盾调解化解,帮助解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帮助。根据贫困群众意愿和个人需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问题咨询指引、代写法律文书、申请法律援助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急需法律需求,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新社甘肃分社记者提问:

人民调解工作在法治扶贫行动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甘肃省司法厅人参处副处长刘玉英:

全省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会根据“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方案、“全省开展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安排,结合当地实际,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贫困村矛盾纠纷化解行动的开展,深入贫困村,直面贫困村存在的现实矛盾纠纷,坚持全面排查与突出重点排查相结合,重点关注事关脱贫群众和贫困户的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矛盾问题,将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充分利用人民调解专家库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优势,采取多种方式集中化解一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同时,对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或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主动报告。特别是针对因疫情而导致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因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化解,防治激化升级。通过此次行动,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 (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不出县(市、区),基本实现矛盾不上交,为脱贫攻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体现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成效。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