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时,已经55岁,是我军年纪比较大的开国将帅,但他的晋升速度却是我军中首屈一指的,曾用2年时间就从连长升职为军团参谋长,是起义军职务最高的将领之一,他到底有什么特殊贡献?

李达在没有参军之前,曾以优异的成绩从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当了一名小学老师,但世道维艰,军阀四起,战火连年不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李达,心怀何惜身死以报国的志愿,在21岁时投笔从戎,考入西北军阀冯玉祥的军官学校,毕业后,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积功升职为旅部参谋,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失败,李达所部接受改编,到孙连仲麾下任职,但却长期受到上级领导的排挤和打压,于次年奔赴江西苏区参加围剿战斗时,就与赵博生和董振堂等军队高层领导,在宁都通电全国,发起了浩浩荡荡的起义运动。

转投我军后,李达出任我军连长,奉命率部在湖南和江西地区与敌作战,因为有文化,军事素养很高,所以他的晋升速度很快,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已经坐到了军团和方面军参谋长的位子上,并配合军团长贺帅和政委任弼时,参与指挥了两湖、四川和贵州地区的反围剿战斗,为我军创建和巩固革命苏区,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李达率部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参与,并组织实施了我军在太行山区的反六路围攻,和在山西东南地区的反九路围攻,并活用地形地势,拟定切实可行的作战方略,配合刘邓大军在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太岳等地开辟根据地,领导军民反击日军扫荡,同步进行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的策略,为我军突破日军经济封锁,并克复河南安阳、上党和河北邯郸等重大战斗,做出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李达参与指挥解放了陇海路,定陶、巨野、鄄城、滑县、河南、安徽边区的战斗,并配合刘邓大军发起河南和山东攻势,为顺利挺进大别山奠定了坚实基础,1948年,李达积功出任军区参谋长,率部解放宛东、襄樊、郑州,在我军顺利解放淮海地区后,李达出任特种兵纵队司令,挥师南下,渡过长江与敌军展开最后决战,建国后,他还奉命在云南山区组织领导了清匪反霸运动,积极为我军争取到了和平解放西藏地区的最佳时机。

因为在战时他一直都担任作战部队的高层核心指挥人员,资历很深,战功赫赫,于1954年正式担任国防副部长一职,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得失,为国家建设奋斗始终,一生致力于我军现代化统率机关规模建设,在1955年,李达因功被国家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