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外面的雨势越下越大,大有山雨酣畅淋漓之势。这边刚送完八个青年志愿者冒雨到路口站岗,协助交通引导。

还未过去一分钟,突然,一阵铃声,呼援通平台坐席人员接到林伯上气不接下气的求助,“家中被水淹了,快来人。”

呼援通迅捷组织另外的6个青年突击队员,踏着摩托车出发了。

从接到电话到青年突击队员穿上雨衣、水鞋,带上工具,还不到五分钟。

但上路之后,突击队员才发现几乎所有的马路都积满了水,有一部摩托车刚开不久,就被路面漩涡的积水冲击熄火,顾不上这些,踩摩托车的突击队员就地停下来,坐上另一部摩托车。

金砂东路被水淹,改道长平路也不行,开在最前面的突击队员不时用对讲机,指挥后面的车辆绕路又绕路。

此时,雨下得更骤更密,雨衣不管用、水鞋更不管用,成了累赘和摆设。

所有队员全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来到林伯的楼下。

上楼,敲开林伯的家门,眼前一幕,老人家里已经浸满了水,足足有五公分高。

老人看到有人来救了,眼睛放着光,透着高兴,忙不迭告诉队员说,“刚回家,门一开,家中就变成这个样子。”

队员们安慰老人,不急,会处理好的。

“冤有头债有主”,首先得查源头,水是从哪里来的。

厨房、卫生间的地沟不冒水,显然水不是从这里冒上来的,老人家中的阳台有雨棚、门窗也关闭,完好无损,没有空隙可以让雨水近来。

有个眼尖的队员,发现阳台放置洗衣机边上的排水地沟一坨洗衣后未尽的泡沫水。

好!雨水就是在这里倒灌进来的。老人住在二楼,雨下得太大了,排水管瞬间的排水容积接受不了这么大的雨水,就倒灌到老人家里了,连同老人洗衣之后的泡沫水也顺带上来。

症结找到,马上分工。一队开动机器,疏通排水管;一队猫着腰,清理老人家中的积水。

年轻人有力气,更重要是有爱心和耐心。

半个小时后,排水沟的水通了,老人家中的水清理干净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宁静。

独居的林伯感慨地说:“一个电话过去,不是你们呼援通的青年人冒着这么大的雨,谁敢过来?”

“我去哪里找人?就是愿意花钱,也找不到人。”

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说。

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进程中,龙湖区委区政府的长者呼援服务平台,为“小切口”解决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不断提供了素材,体现了实践路径、活力源泉和价值基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