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观影#

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

“黑暗这个单词在希伯来语里与遗忘相关,当人们遗忘光明,也遗忘了记忆。”阿摩司的父亲对他说。

2018年12月28日,当我听说以色列当代著名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因癌症去世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他终于可以去天堂见范妮娅了。之所以会产生这个念头,是因为他那本在2002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其中最富悲剧性的情节就是他那年轻又充满梦想的母亲范妮娅在他十三岁那年因为抑郁症在特拉维夫自杀。虽然奥兹终还是把这件大概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情讲了出来,但却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默之后。这半个世纪的沉默不是遗忘,反而是一种深沉的爱与铭记,是时间对记忆的萃取与雕琢。2015年,也许是有感于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的宏大叙事背景以及小说里的小阿摩司对父母深沉的爱,美国演员兼导演娜塔莉·波特曼把这部自传体小说搬上了大银幕,她既当导演,也亲自扮演小阿摩司的母亲范妮娅。

电影和小说的内容大体一致,当然,小说更细致一些,而电影选取的典型场景更多一些。它们都讲了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克劳斯纳一家的悲欢离合。小阿摩司的父亲母亲家族都是在二战以前从欧洲历经千辛万苦移民到当时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也即后来的以色列的。虽然在这块祖先之地上,两家人生命无忧,但20世纪初中东地区的贫穷落后、物资匮乏着实让在欧洲过惯了衣食无忧富足生活的阿摩司父母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曾经漫步在欧洲诗意小镇干净青石板路上的女学生范妮娅在耶路撒冷不得不面对那一年四季都刮不尽的沙漠风沙,不得不用她那不沾阳春水的十指和丈夫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早期移民的生活就是如此不堪: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资的匮乏和梦想的破灭,还要面对在以色列建国后由于国恨家仇而不断升级的巴以冲突和暴乱。于是范妮娅对现实失去了信心,她不再觉得在这块犹太人自己的土地上有任何希望,所以她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选择了服药自尽,而当时她深爱的儿子阿摩司只有十三岁。

现实中的一家三口,《爱与黑暗的故事》小说希伯来语原版封面

在母亲去世之后,阿摩司决定离开耶路撒冷父母家,把象征着书香传家的姓“克劳斯纳”改为“奥兹”,并只身前往“基布兹”(以色列建国初期的集体农场)——说句题外话,克劳斯纳家族确实是现代著名的学者型犹太家庭,阿摩司的伯曾祖约瑟夫·克劳斯纳(1874-1958)是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希伯来文学教授,也是《希伯来百科全书》的主要编者之一,他的书在美国至今都可以卖到近1000美元。他这么做明显是要摆脱父母遗传给他的纤细敏感,他就是要通过体力劳动来让自己变得粗糙。然而,在集体农场的繁重体力劳动也无法压制他血液里的纤细敏感、对创作饱含的深情,于是他从那时起就开始写小说,后来成为了以色列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虽然这曾是他少年时一心想逃避的职业。

虽然小说和电影讲述的内容大体一致,但电影中增加了老年阿摩司叙述自己回忆的情节,可以说,这部电影是老年阿摩司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而“讲述”这个主题也好情节也罢,在电影中出现过很多次,不是范妮娅给少年阿摩司讲故事,就是老年阿摩司追忆往昔。这些情节在电影中出现的意义在于解释讲述背后的意义——只要你还在讲述,那些过往的人和事就不会被忘记。所以,讲述和铭记有关,而电影中角色们需要铭记的是什么?

奥兹本人

显然,阿摩司铭记的是在三十八岁就去世的母亲和以色列建国前后的历史以及小人物在历史大背景的左右下不由自主的命运。而范妮娅要铭记的,则是欧洲的繁华富庶和自己曾经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哪怕生活潦倒落魄,她也要头发整齐、衣着光鲜。同时,在她给儿子讲的故事里,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她以前在欧洲富足安宁的生活,有温热的食物、仆人们贴心的服侍、家里有华美的家具、还有那激动人心的爱情。然而,当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传说中流着蜜与奶的祖先之地时,所有的一切都随着愿望的实现而烟消云。她不仅要面对生活之苦,而且还嫁给了一个与她的理想型格格不入的犹太知识分子。诚然,阿摩司的父亲是个好人,对家庭负责,对妻儿关心,虽然挣钱不多,但也并无不良嗜好,是个踏实善良的男人——甚至他的出轨都是在患病妻子的授意下完成的。然而范妮娅对他并不满意,虽然她对丈夫一贯温柔体贴,但从她幻想中的波兰军官和强壮犹太人以及她准许丈夫出轨可以看出,她对丈夫其实并没有多少爱情,只不过是日久生情、细水长流的亲情而已。这样死水微澜的生活终于慢慢熬死了渴望激情与梦幻的范妮娅,让她在那样一个漆黑绝望的雨夜自我了结了生命。

如果说《爱与黑暗的故事》只是关于一位因生活不如意而自杀女人的故事,那么无论这部小说还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都会失去其深刻意义,变成平庸之作。作家奥兹最巧妙也是最伟大之处是将小人物的命运放在历史重大变革中去书写,让人物成为历史的缩影。从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流放之后,他们便踏上了流散之路。从地中海沿岸的弹丸之地耶路撒冷开始,他们一路迁移到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但无论他们身在何方、经过几代,他们心心念念的一直都是祖先之地,尤其是他们在别的国家遭到迫害时,回到以色列地建立国家简直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梦想。所以,奥兹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有生之年能够经历他的民族盼望了两千年的时刻,同时,他也是不幸的,因为对那个时刻的见证必将伴随之后他和新生国家都要经历的苦痛。所以,《爱与黑暗的故事》这部电影,展现的是一个人类都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梦想实现了,然后呢?

显然,《爱与黑暗的故事》这部电影有对犹太人在以色列的建国的反思,这种反思是通过对耶路撒冷一家富足的阿拉伯家庭的展现以及阿摩司母亲之死表现的。在电影里,小阿摩司经常被父母“借”给他们一对没有自己孩子的朋友,让朋友夫妇带着小阿摩司出席一些场合。在某次他们一起造访耶路撒冷一家富裕的阿拉伯人时,小阿摩司见到了这家的孙女孙子。和他年龄相仿的阿拉伯女孩操着流利的希伯来语告诉他,她现在在学钢琴,将来要当作家。然后小阿摩司因为淘气,爬树学泰山而弄断了阿拉伯女孩的秋千,自己受伤了不说,也砸伤了她幼小的弟弟。虽然小阿摩司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位美丽的阿拉伯女孩,电影里也没有表现她后来的命运,但可想而知,这个女孩的富庶之家显然会在以色列建国之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而这位将来要当诗人的女孩也会沦为难民。这就是梦想实现之后所带来的消极恶果。

范妮娅给阿摩司讲的故事

而最富象征意义的就是范妮娅之死了。她的死不仅是阿摩司的悲剧,也象征了犹太人在梦想实现之后的悲哀——对,我们的梦想的确是实现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去穷无尽的硝烟与战火、暴力与动乱。那么,梦想实现的意义又在何方呢?

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里,这个问题都没有答案,就像范妮娅之死一样无解。这个问题大概就一直徘徊在奥兹心中,经久不去,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个洞。所以,这部小说的名字叫《爱与黑暗的故事》——在电影里,阿摩司的父亲对他说,黑暗(khoshekh)的希伯来语和遗忘(shakha’kh)相关,当人遗忘了光明,当人遗忘了记忆。诚然,这里的黑暗可以指范妮娅在人世间暗无天日的日子,她心中的黑洞吞噬了她,但更多的应该指遗忘的反面——铭记,正是不想遗忘让作家奥兹沉默了半个世纪,也让他生生把母亲铭记了半个世纪。所以,《爱与黑暗的故事》其实应该是梦想实现之后、爱与铭记的故事。

2016年11月,尚在人世的奥兹来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宣传他的新书《犹大》,我有幸见到了本人并握了握作家柔软温暖的手。那天晚上纽约寒风凛冽,我却因为见到了奥兹而激动得绕着学校转了三圈。第二天和我导师说起这件事时,他说,以后还会见到的,一定还会见到的。但没想到,短短两年之后,奥兹就与世长辞,死在了他祖祖辈辈梦想开始与梦想实现的地方。虽然尘世这块梦想实现之地并不尽善尽美,但地上一个耶路撒冷,天上一个耶路撒冷,在那里没有遗憾,阿摩司将与范妮娅重逢。

笔者珍藏的奥兹小说签名本,2016年11月奥兹签给我的

2019年6月,奥兹去世半年之后,他的长女受邀来中国宣传她和父亲奥兹合著的《犹太人与词语》,我则有幸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见到了她。她长得十分像她的父亲,在父亲去世半年之后提到他时仍泪光闪烁。她学识渊博,人亲和而友善,讲起话来慢条斯理,风度翩翩。

她叫范妮娅。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