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界一大惨案。

迪士尼耗资2亿+美金的新作《花木兰》,口碑扑街,豆瓣4.9分,不及格。

还有更惨的。

赶在《花木兰》上线之前,一些网大纷纷登场。

《木兰之巾帼英豪》、《无双花木兰》、《花木兰之大漠营救》……

分数都在5分以下。

“木兰热”的现象是有了。

但这些影片,都没能将真正的花木兰精神表现出来。

花木兰精神是什么?

忠孝节义、英勇坚韧,以及突破礼教桎梏的反叛……

接连失望之后,派爷从国漫《木兰:横空出世》的同名主题曲里,听出了这种可贵的精气神。

或许,一个鲜活而丰富的木兰形象,还是要靠它来描绘——

《木兰:横空出世》(2020)

在派爷看来,迪士尼这次的失利说明,中国的故事还是要由中国人来讲。

用《木兰:横空出世》的导演廖光华的话就是:木兰始终是中国人的木兰。

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分析,《花木兰》为何成了部烂片?

导演廖光华说得很明白——

迪士尼的《花木兰》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做出来强加给中国观众的,而这种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不管是审美、品味还是从个人意识上,都严重低估了现在的中国观众。

说白了就是,误用了中国文化,导致水土不服。

表层体现。

比如妆容。

看着不美,还很诡异。

比如建筑。

花木兰是南北朝人,她的家族却住在福建的土楼里。

再比如中国功夫。

影片给了花木兰一种神秘力量:“气”。

但也没讲清楚“气”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挪用了中国元素,却流于表面。

深层问题。

对花木兰身上体现的中国精神,影片有理解上的偏差。

《花木兰》在传达什么观念?

女人,嫁了人才是好女人。

而整部电影看下来,花木兰的成长必须需要父亲和皇帝的承认。

什么意思?

“孝”的观念盖过了个人成长。

中国的“孝”理念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派爷想引用《孝经》的一句话——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立身”,强调的恰恰是个人价值。

发现没?

《花木兰》差就差在,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过于狭隘。

创作起来,必然束手束脚。

作品口碑崩盘,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拍花木兰一定是有优势的。

这从《木兰:横空出世》的主题曲MV就能看出来。

就说画风。

主创借鉴中国国画的美学风格,大量使用留白的技巧。

可见山河壮阔,又有余韵之美。

再比如建筑。

不为猎奇,而是追求结构的繁复之美。

再比如动作场面。

飞檐走壁,砖瓦皆可为兵器,得了中国武侠的风采。

木兰与孤狼之间的打斗,还促进了木兰对武力,对善与恶的进一步思索。

如果你知道

你刚才放走了一个大恶人

你还会觉得你挺能耐吗

文戏,可以武拍。

这个MV,不仅视觉上古风十足,其他方面也颇为讲究。

比如歌词,派爷随便摘几句。

用词有古意,且意象丰富,很有画面感——

一本史书 江山云卷狂

一人 一把剑 如霜

军旗嘶哑 奔走他乡

一路 戎装 赴洪荒

大漠孤烟 棋局千疮

纵马 天地间 所向

同时,歌词也写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四方的热血和一往无前——

踏破千骑 百兽震惶

谁能阻挡 我张狂

军书来 莫叹息 无羁

替爷征 驱胡骑

金戈间 万里负 御敌

歌词契合了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在唱法上,李斯丹妮也用了心思。

比如“木兰不惧前途多迷藏”一句,“不惧”二字她特意加了戏腔,既添了气概,又有了古韵。

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曲演唱者的选择也很讲究。

李斯丹妮与歌曲里的花木兰,不管是经历还是形象都非常相似。

花木兰,在沙场饱经磨练,成了将帅之才。

李斯丹妮,一路荆棘,从选秀之星成长为实力唱将。

单单是一首主题曲的MV,就已经在方方面面下足了功夫,韵味十足。

而演唱者的生命经历,也与这首歌、木兰形象达成了互文的效果。

要派爷说,做到这种程度,才是“真中国,真木兰”。

坦白说,《木兰:横空出世》登场,必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今年的国庆档,厮杀很猛烈——

《夺冠》,聚焦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2019年的成长历史,要唤起全民的记忆和自豪。

《我和我的家乡》,几乎聚集了中国喜剧界的半壁江山,阵容空前。

《姜子牙》,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要为大众热切期待的“封神宇宙”续写篇章。

在这样阵势下,《木兰:横空出生》依然敢于冲锋,当然是因为自信。

这部国漫,主创精心打造了五年,可谓兢兢业业。

就说动作场面。

小处,导演给出要求,必须快准狠。

为此,主创请来了业内比较出名的武行,给动画团队做了全面的培训。

而且,为了达成这个效果,导演特意将木兰的身形做得锋利一些。

落实到画面,木兰的身手洒脱利落,不给对手喘息空间。

大处,波澜壮阔。

比如故事的重头戏——长城边的那场战斗,木兰要一人对阵千军万马。

为了呈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主创借鉴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北国风光》等画作。

看效果。

木兰一人迎战,前面是巍峨的高山与小如蚂蚁的军队。

随后,大军来犯,如黑云压城。

影片是用背景处群山的壮阔来渲染军队的威势,以此凸显了场面的宏大,以及木兰的英勇无畏。

除了继承,也有创新。

在人物塑造上,主创做了大胆改编,写出了一个“叛逆木兰”。

最初,花木兰是以“刺儿头”的形象出场的。

信奉拳头,行为不羁。

也因此,军中统帅要找个刺客打探敌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花木兰为父出征,还带着世俗的理想。

封个大官回去

而在经历了种种阴谋,面对了大是大非之后,花木兰得以成长,有了“为国为民”的侠者风范。

这样的转变,让人物更加生动和丰富。

派爷尤其喜欢花木兰的一段台词——

要是(做大官)都能帮家里人做到

那我就得换个活法了

这段话好在哪?

它道出了真正的木兰精神——

为父出征,是尽孝。

封官拜将,定国护家,是尽忠。

而“换个活法”,则是更重要的“修身立命”,落点是个人成长。

在派爷看来,这部国漫才真正懂得中国的“孝”理念。

即《孝经》的那句: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反观迪士尼的《花木兰》。

那只凤凰只能在土楼上的上空盘旋。

用意很明显,木兰依然被礼教束缚着,难以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这也是派爷认为《花木兰》没完全领会中国精神的一个论据。

显然, 《木兰:横空出世》吃透了花木兰精神,在这方面,它比《花木兰》要好。

还是那句话,花木兰的形象,终究要靠中国人来书写,才正宗,才立得住。

也因此,派爷对这部国漫满怀期待。

而且,不论是画风、人物,还是主题,派爷都从物料之中看到了成功的苗头。

《木兰:横空出世》定档10月3日全国上映。

这与《姜子牙》隔开了距离,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

姜子牙先行打开局面,“中国木兰”顺势出击。

派爷相信,国漫之势,未来可期。

约好了!

10月3日,让我们共同走进影院,助力国漫崛起。

去观看由国人打造的正宗木兰。

共赏她的飒爽英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