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贾府的女子个个貌美如花,却有着很强的辨识度,一出场,我们马上知道这是谁,这一切,要归功于化妆师。

化妆师杨树云来到剧组后,和演员们一起听红学专家讲课,一起读《红楼梦》,一起分析书中的人物。在熟读七遍原著后,他对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

设计妆容时,他会根据书中的描写,结合角色的特点,化与之相适应的妆容,保证每个人的独一无二。

对于黛玉,杨树云抓住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特点,考证了大量资料,画出了“罥烟眉”。

对宝钗,他抓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特点,用“裸妆”的方式,画出一个不施粉黛的宝钗。

对宝玉的发型,“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他查阅大量资料,梳出了与书中一模一样的辫子。

……

杨树云很清楚的知道,一个角色化妆的成败,在于是否能抓住反应角色性格特点的外部特征。

这一点,杨树云做的很好,他严格遵循书中的描写,不做丝毫篡改。曹公对林黛玉的容貌形象的描述,大家的认知是一样的,不可能出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

李少红版《红楼梦》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且不论她拍摄如何,单单是妆容方面,不但千人一面,更贻笑大方的是,她居然认为,黛玉是胖的,宝钗是瘦的。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她的第一次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亮点。

这个人,就是王熙凤。

她的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丫环们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我们心思和黛玉差不多——“此人是谁?敢如此放诞无理?”,也和黛玉一样,忍不住要一探究竟,这是个怎样的人物。

书中对王熙凤是这样描写的: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蛎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对杨树云来说,“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是王熙凤的神来之笔。

试了几次妆容之后,杨树云始终觉得没有抓住王熙凤的特点,特别是那双眉眼,远远没有王熙凤的味道。

王熙凤的“三角眼”“吊梢眉”,让杨树云伤透了脑筋。不论何时,何地,他都能在想这个问题。

既然是“柳叶吊梢眉”,那么,就应该和柳叶有关系。正值四月份,杨树云去后海掐了几片柳叶,然后拿回招待所,开始比划,比来比去,这个平一点,那个翘一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那到底什么才是“柳叶吊梢眉”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杨树云。

直到有一天,半夜一点钟,杨树云醒来,脑子里还是想“柳叶吊梢眉”,突然一下子想起黄宗英,赵丹和上官云珠演的《乌鸦与麻雀》这部电影。

黄宗英在电影中饰演侯殿坤的小老婆,她的那个眉毛,给杨树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一对弧度很大,很夸张的弯弯眉型。

对,王熙凤就应该是这样一对眉毛。

杨树云又想起有一次,沈从文曾经指着《雍正十二妃》的第七妃,对自己说:“此人很像王熙凤,你看她眉毛上挑,面相精明厉害。”

这个第七妃的眉毛,是其中唯一一个上挑的。

于是,杨树云赶紧起床,伏案设计,画出了王熙凤的设计图。画好图的他,心情非常激动,已经无法入睡,坐等天亮。

天亮后,杨树云赶紧找王扶林导演,把设计图给导演看,王导看了后,说“有那么点意思。”得到导演的肯定,杨树云迫不及待的找邓婕化妆。

杨树云先用眉镊子修邓婕的眉毛,压低眉头,抬高眉弓,再用胶水定型,接着又用眉笔一根一根的画出弧度很大的眉弓,内外眼角往两边延伸,多层次的眼影顺着眼线,由浅入深消失在鬓间。

这样,一双“丹凤三角眼”,一对“柳叶吊梢眉”,非常形象地出现在邓婕脸上。此时的邓婕,粉光艳脂,光彩照人,不怒自威。

王熙凤的妆容和发型,是《红楼梦》中花样最多,样式最丰富的。

史延芹为王熙凤设计了七十多套衣服,杨树云根据这些衣服,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妆容发型,有大妆,盛妆,艳妆,晨妆,残妆,病妆,家居妆,囚妆,死妆等等。

一部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中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呀。单单一个化妆师杨树云,就是现在的剧组的化妆师无法超越和比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