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拾民間文化瑰寶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充實。”吳谷一番話,道出40餘年在家鄉江西吉安永新縣搶救非遺文化的滿腔情懷。

手中舞筆,腳下生風。圍繞永新縣民間傳統文化,吳谷已收集、整理並出版相關書籍資料兩千餘萬字,先後於2006年、2014年成功主持申報“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他還曾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市級13項、縣級62項、縣級非遺線索500餘條……每一項非遺的背後,都傾注着吳谷的執着與心血。

“挖掘民間藝術,給鄉親一個交代”

永新縣龍源口鎮南塘村是吳谷的故鄉,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新盾牌舞”的發祥地。

吳谷至今還記得,當年南塘村鄉親與他聊起盾牌舞,期待他能把這項有300餘年歷史的古典男子羣舞挖掘、恢復起來時,眼中熱切的神色。“那個時候,我就暗下決心,要對永新縣的民間藝術深入研究、挖掘,給鄉親和子孫後代一個交代。”

吳谷與“永新盾牌舞”傳承人交談

白天奔波搜尋,晚上整理、創作,吳谷自己都沒有想到,挖掘永新縣民間藝術及傳承非遺文化這件事,一干就是40多年。

在此期間,他翻遍有關當地傳統文化的文史資料,並向老專家當面請教或實地走訪考察,只要有線索,他都會去親自探尋。吳谷還記得,2008年,他輾轉找到當時已八十多歲且患病在牀的“永新小鼓”唯一健在傳承人,在老人的牀前守了三天記錄唱腔。“在老人家精神好時,我就抓緊記譜、錄音,終於把永新小鼓的原始唱腔全部記錄了下來。”

“更好地保護民間藝術,激勵更多人蔘與”

2018年,永新小鼓表演隊在永新縣表演《懶婆娘新傳》,引起村民關注。吳谷注意到,表演期間,在村民們聚精會神觀看時,一位村民卻離開了。後來他得知,這位村民是彼時村裏出名的“懶漢”,受戲中故事觸動,他羞愧難當,此後一改往日習氣。令大家驚訝的是,他家最終成了村裏第一戶脫貧戶。

“我想,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吳谷感慨地說,“民間藝術是羣衆精氣神的根,它能催人奮進,給人們奮進的力量。所以,它值得我們更好地保護,並且一代代地傳承,去影響激勵更多的人。”

上世紀80年代正值“全民經商潮”,人們紛紛外出“闖蕩”。在羣衆生活愈加殷實的同時,井岡山精神亟待更好地傳承。由此,吳谷開始涉足紅色兒歌領域,先後創作了《紅楓樹下童子軍》《咕啦女》《咕啦歌》等兒歌,在簡單易記的旋律中,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吳谷與兒童們交流兒歌表演

“歌詞修改了10稿,我哭了10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至。在舉國抗疫中,“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逆行者”一次又一次感動了吳谷,也促使他拿起手中的筆,謳歌“逆行者”的堅定背影,以激發人們的勇氣、責任與擔當。

半年多來,吳谷時刻關注抗疫一線“戰士”。當他在網上看到醫護人員剪短頭髮、臉留壓痕,以及因疫情犧牲的李文亮、夏思思、彭銀華等“白衣天使”時,一首歌詞《天使,戰士》從飽含深情的胸中“傾瀉而出”。“那個時候,歌詞改了10稿,我哭了10次”,吳谷對創作感受仍記憶猶新。

吳谷與歌手交流《天使,戰士》演唱細節

在疫情最緊張的日子裏,吳谷堅持用手中的筆,隨着“逆行者”的腳步前行。經過連續幾天的創作,他又推出了永新小鼓《出征》,引發社會廣泛好評。7月,《出征》成功獲評江西省優秀抗疫藝術作品。

“爲了更多地挖掘傳統故事,我每寫一個故事都要認真整理資料。爲了更好地推廣紅色故事,我總是盡力把文章寫得通俗易懂,”吳谷說,“這麼多年,我只希望自己寫的故事能幫到更多的人。”

一生只幹一件事,吳谷已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非遺搶救和文化傳承中。他用擔當和堅守報答生養他的家鄉熱土,社會也以“江西省非遺保護傳承先進個人”“吉安好人”銘記他的付出。(文/孔繁鑫 李越羣 圖/永新縣委宣傳部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