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8日,全国政协召开“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专题协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动能。如何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一直是广大政协委员的关切,我们邀请三位全国政协委员,讲述他们关于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田静 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今年初,我所在的云南建水县紫陶行业也受到了冲击。在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原先学艺的年轻人心里不免退缩:学了手艺以后能有饭吃吗?也有徒弟跟我说,一两个月没人买东西,快撑不下去了。我鼓励他们坚持下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变好,我们传习中心跟学校一样开始恢复招生。为了让大家今年能够有所突破,我们也积极想办法,一个创新就是把已经经过培训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培训,参加今年的职业技能考试,检验他们的技艺,让他们有信心坚持下去。说到底,我们的信心来自于非遗技艺这个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其中的非遗传统技艺使古典中国之美随着一件件器物沉淀于日常,同时也让儒释道的精微甚深根植在中华大地片片乡土之上,留下斯文在兹、上善人家。穿过千百年时光,今天,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仍然能够滋养乡土:它的智慧和经验,是被证明过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可以助力人们勤劳致富;同时也是精神财富,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德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代得到传承发展,文明之风蔚然于乡村。

从2008年开始,我逐渐开始带徒弟,免费教学,10多年培养了300多位建水紫陶手艺人。2018年,又成立了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免费提供技艺传习。之所以免费,是想让更多农村的年轻人能够没有门槛地走进来。非遗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精神的承载,技艺技术可以不断革新,但如果没有文化精神的话,非遗也就失去了根基。作为非遗传承人,自然也要继承非遗技艺里的精神,为优秀传统文化续脉。正因如此,我们的传习中心就安家在乡村里,在孩子们身边。到中心里学习的学员来自周边各个农村,他们没有读太多书,很多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会外出打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家里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学了几年之后,他们慢慢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一家人团聚在家乡成为常态。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刚来传习中心时,孩子们有的穿着打扮很另类;有的看起来很腼腆不自信;有的又很叛逆,没什么礼貌。开始学习技艺了,紫陶工序复杂,要求很高,从锤碎原矿捏泥开始,所有的学习都是一点一点很细致地进行,需要耐心。当这些年轻人日复一日去做很细致的事情,同时又身处在一个古香古色、典雅温馨的环境,伴随着千年历史,慢慢地,他自己也开始变得“细致”了,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处理事情稳重不浮躁,在习得技艺的同时,他自身的价值观、习惯、性情等等都在悄悄发生变化。这其实是一个道德品质重塑和提升的过程,这种文化品质会浸润到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时,我们自己也在变化,所有美好的变化都建筑在非遗这个载体上,实在不能不感恩这片乡土。

大多数年轻人学习一定的技艺后,会回到村子里,成立一个小工坊。小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工作室里装修典雅,茶香四溢,这正是他们在学习紫陶过程中审美品位不断提高的成果。非遗发祥于乡土,最终还是会回到乡土。村子里有一两家干起来了,收入增加,生活红红火火,自然会影响其他人也试一试,一个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小村落画卷就这样展开了。

在建水,这样的小画卷很容易看到。比如制陶传统悠久的碗窑村,一家接一家的紫陶工坊,每家门头都是用书法来写,充满了文化气息。无传统不现代,传统与现代并不不矛盾,更不对立,继承好传统,才能有更好的现代。我在给学员讲课时,他们听到紫陶的故事会留下眼泪,他们惊叹原来自己的家乡那么了不起,重新认识了家乡的传统,更从心底里喜爱家乡。

若非乡土,如何非遗。乡村美是一种自觉自发的美,非遗技艺在乡村振兴中能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中坚力量,让年轻人在乡村里不只把事情做好,更能做出事业,踏踏实实建设家乡,热爱家乡,这样乡村振兴才是一幅山美水美人美的和谐画卷。

记者:谢颖

编辑:莫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