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花疏影

在第二期《德云斗笑社》中,有一个秦霄贤陪于大爷和师父吃饭的场景。对于最近爆红的秦霄贤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能够近距离地得到师父郭德纲的提点,那是德云社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果然,一顿烤串吃下来,在两位老师的一路指点下,小秦同学受益匪浅。不过他们可能都没有想到,节目播出后会因为一句与相声表演无关的话而引发热点。

秦霄贤主动提起桌上的茶壶给师父倒茶,放下时师父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就这么壶嘴冲着我?”然后于老师亲自示范,告诉他:“这是规矩,得懂。”

对于两位老师给开的“小灶”,小秦同学虚心受教,奈何网上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多数的网友认可郭德纲的做法,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师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自然要言传身教,包括台上的玩意儿、台下的规矩都是应该教的;而另有一部分网友却认为,不就是吃个饭吗,要那么多规矩干嘛,都什么年代了,以前传统的那一套就是封建糟粕,早应该被摒弃了。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郭德纲教秦霄贤“茶壶嘴不能对着人”,到底应不应该?

首先,从两个人的关系来看,师徒如父子,郭老师不止一次地说那这些弟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既然拜在门下受教,想要学会师父的一身能耐,那么做艺先做人,相声专业技巧要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本事也要教,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站住脚,才能把相声艺术这条道路走稳、走远。说白了,师父愿意教,那是人家秦霄贤的福气,是郭老师对徒弟的一片爱护之心。

正因为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才更要尊重和遵守这个圈子里的礼仪文化。就像德云社一年的三节两寿、上台穿大褂、开箱封箱演出前拜祖师爷一样,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规矩。

就连最简单的一日三餐来说,也有很多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比如座次的讲究,长辈先动筷,夹菜从自己这边夹,吃饭不能吧唧嘴,跟长辈敬酒碰杯要将酒杯放低,这都是起码的餐桌礼仪,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现代社交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说回茶壶嘴不能对着人,其实在京津地区这个规矩一直都有,本意是防止茶水温度太高容易烫伤人,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一条。我们不能说老辈传下来的就一定都是对的,其中也有像“女人不许上桌吃饭”这样的封建残余思想,但“茶壶嘴不对人”这种,你硬要把它归到封建糟粕里,好像也不合适。

郭德纲一向注重传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儿子、徒弟要求都很严。郭麒麟曾经有一次在节目中给华少斟茶,不小心倒得太满了,犯了“酒要满、茶要浅”的忌讳,连忙自己喝了重新给对方再斟一杯。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留意到了,根本不需要别人去刻意提醒。

还是这顿简单的烧烤,秦霄贤给师父斟茶时,郭德纲也提起另一把茶壶给于谦倒了一杯热茶,放下壶时壶嘴避开了对面坐着的秦霄贤;后面向于老师敬酒碰杯时,郭老师的杯沿低了一大截。这些小小的细节或许你觉着无关紧要,却往往在关键时刻暴露出一个人的教养与素质。

不管怎么说,行走江湖多知道点总是不错的。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