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5日,淞沪大会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上海日军陆军兵力激增到五个师团,而南京政府也下令发动各地杂牌军赴沪参战。

此时淞沪战场之上日军指挥官已经由老将松井石根接任,而原国军前线总指挥张治中也已经辞职,国军指挥官由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接任。

双方自罗店地区爆发血战,因为战况太过于惨烈,世人将罗店称之为“血肉磨坊”,不过总算是将日军挡在了罗店地区,破坏了日军的战略计划。

为此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十分恼火,当时在华北,保定会战已经结束,华北日军在短时间内鲸吞了大半疆域,而松井石根在淞沪地区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松井石根决定放弃主攻罗店的计划,下令前线日军强渡蕴藻滨,将主战场转移到庙行地区,从侧面对国军主力发起进攻。

日军的意图很快便被国军发觉,陈诚下令调遣一直在后方以逸待劳的税警总团驻守蕴藻滨,将日军挡在庙行之外。

日军前线阵地

蕴藻滨是上海市区的一条小河,在淞沪抗战时期便是国军和日军争夺的要点,虽然河面并不宽广但却水流湍急,如果没有浮桥或者船只根本无法强渡。

税警总团则是一支比较特殊的国军,最初这支部队只是侦缉队性质,主要用于保护盐场和抓捕贩卖私盐的商贩。

但是在宋子文接受民国财政部之后,这支部队就被宋子文花费重金打造成了一支装备精良的西式部队,所有的步兵操典和武器和民国中央军截然不同。

民国中央军

淞沪抗战时期宋子文曾将这支部队交给张治中,结果其战斗力令同为精锐部队的中央军德械师大吃一惊,因此这支部队也被蒋介石盯上。

后来宋子文因为和蒋介石爆发矛盾而辞去了民国财政部长的职务,税警总团也被收编为民国中央军所属,蒋介石下令由黄杰接管税警总团。

黄杰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他接手税警总团之后便在军中大力扶持黄埔毕业生,大量军官职务被黄埔系夺走,就连训练方法也换成了黄埔式操典。

日军骑兵部队

在蒋介石看来,整编过后的税警总团是自己手中的一张底牌,淞沪会战爆发之后便下令将税警总团交给陈诚指挥。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会税警总团寄予厚望之时,蕴藻滨前线却传来消息称税警总团刚刚和日军交火便损失惨重,其主力部队更是折损过半。

仅仅不到两天的时间,税警总团麾下的两个团便溃不成军,陈诚认为可能是因为兵力相差悬殊的原因,便下令将税警总团的六个团全部派往前线。

日军防御阵地

但是即便如此也未能挽回败局,短短数日之后,税警总团顶在前线的三个团便精锐尽丧,基本失去了再战之力,而作为后备力量的部队更是心惊胆战、士气低落。

陈诚和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曾经上海重创日军主力的精锐部队税警总团竟然在数年之后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实际上税警总团在蕴藻滨表现不堪原因有两点,其一负责进攻蕴藻滨的日军部队使用了大量重炮对轰击国军阵地。

渡河作战的日军

等到蕴藻滨之战结束后,位于前线的日军善通寺师团和名古屋师团均因为后勤补给无法及时供应而导致陷入了炮弹匮乏的窘境,甚至改用原始的火箭发起进攻。

其二则是黄杰对于税警总团的黄埔式改造根本不适合西式部队出身的税警总团,而且大量军官被替换也导致税警总团所部士气低落,根本无法发挥应有实力。

参考资料:《战殇:国民革命军抗战将士口述实录》、《大东亚战争全史》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