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陈情令》观音庙那一段,不少观众都有一种想法,心疼瑶妹一分钟,作为仙门百家的仙督,他一生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

同样为兰陵金氏金光善的儿子,因为他的一场寿宴,一个高高在上,而另一个却被踢下金鳞台,也许这就是他的宿命,金光瑶的出身,就是他的硬伤,他被天下人耻笑,他忍辱负重,那个时候他的内心得有多痛。

从小,他就得到母亲的敦敦教诲,君子要正衣冠,他也是这样做的。可是,到头来呢?他“被逼”到杀兄杀父杀妻杀子,为的只是给自己正名宁,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对他俯首称臣,尊敬他,羡慕他,像各世家子弟对“姑苏双壁”和“云梦双杰”一样。

幸好,通过他的“努力”,金光瑶终于坐上了仙督的位置,成为那个受万人敬仰的“敛芳尊”。

金光瑶的一生,无疑就是一部励志史,在整部《陈情令》中,还有比这更励志的人物?

答案,没有!

随着观音庙的坍塌,《陈情令》的故事,也就走向了结局,回味这16年来的故事,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被一双手推着往前走,16年前如此,16年后亦是如此。

那是谁的手呢?

16年前,如果以魏无羡跳崖为分界点,前半段的故事是兰陵金氏的金光瑶,而后半段的故事就是清河聂氏的聂怀桑了。

不论是谁,他们都把故事编排得非常完美,用天衣无缝来形容也不为过。

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毕竟,就连鬼灵精怪的魏无羡和雅正的蓝忘机,也在无形中成为了他们的棋子。

金光瑶为何要建造观音庙,他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毕竟,是因为母亲的教导,他才可以长大成人,那么的彬彬有礼,赢得姑苏蓝氏蓝曦臣的垂爱。

一个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从这一点来看,一点也不为过。

当聂怀桑捡起金光瑶帽子的那一时刻,大家都明白,金光瑶为仙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曾经高高在上的敛芳尊,蓝曦臣的那一剑就结束了。本文由东方号娱乐17点在本平台原创首发。

这仿佛是个讽刺,他那么信赖的曦臣哥哥,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了自己一剑。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确确实实是蓝曦臣的那一剑,刺中了金光瑶的胸膛。

在最关键的时刻,金光瑶还是没有忍心让蓝曦臣随着自己一起死去,毕竟,他始终是那个令他敬畏的曦臣哥哥。

因为,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君子,要正衣冠”,哪怕是他被父亲从金鳞台上踢下,倒地起来的那一时刻,他不顾自己身上的伤痛,最先扶正了自己的帽子。

这也说明,母亲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为善也好,为恶也罢,母亲的话他始终没有忘记,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推开蓝曦臣,就是最好的证明。

金光瑶的一生,你觉得值得同情吗?毕竟,他却是那个令人恨不起来的“瑶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