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思

這些日子,浙江衛視《平凡的榮耀》正在熱播,看了幾集,感覺不錯,很多人從劇情中找到了“當初的自己”,也讓我想起了一些事。

劇中講的是四個職場小白進入金宸資本的故事,無論是有着留學背景的高材生高思聰、總是想着投機取巧的富二代郝帥,還是集姿色與能力於一身的蘭芊翊,以及被空降的高中生孫弈秋,初入職場都遇上了意想不到的困境,被上司責難、被領導算計、被同事排斥......有些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但它們實實在在橫亙在新人面前,讓人無助、委屈、甚至憤懣。於是,有打退堂鼓準備另投他門的,有逼到牆角狂吞薯片減壓的,也有到酒吧裏把自己灌醉泄憤的。但四個職場新人最終並沒有被嚇倒,而是頂住壓力,見招拆招,成就了職場精英夢。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看起來有些木訥的孫奕秋了。剛入職的秋總,是無背景、無學歷、無資質的“三無產品”,因爲媽媽曾經救過金宸資本曲總父親的命,才贏了一次難得的實習機會。進入金宸資本後,在公司備受排擠的四組組長吳恪之對他的到來非常反感、非常漠視。在車上,吳恪之有一個經典的問題,問孫奕秋:你認爲你最大的賣點是什麼?孫奕秋遲疑了很長時間,才說是:努力。吳恪之對他的回答不屑一顧:你看看,金宸哪個人不努力?!這不是誰獨有的賣點,這是立足於職場的基本素質。

從小學下圍棋的孫奕秋從棋藝中悟道,打破自己對人生賣點的固有思維,在一次次幫助四組出圈破局的投資案例中,提出了自己新的觀點:比賣點更需要的是能不能被需要。換句話說,在職場中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落點和位置,不斷提升“被需要”的能力。

類似的境遇自己初入職場時也有。那是1997年,自己剛剛被借調到團組織股,與孫奕秋一樣,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可談了,完全是一個職場小白,但有的是工作熱情和努力。當時股長空缺,兩個老幹事加我,三個人。有一天,正好兩個老幹事外出,師裏有一個通知比較急,需要當天報情況。主任叫我通知其中一個老幹事回來處理,我與他聯繫後感到他可能趕不回來,就鼓足勇氣向主任提出:這個事我來做.....話還沒落,就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通:你懂什麼?把他叫回來!黯然退出主任辦公室後,內心沮喪程度可想而知,坐在椅子上好久緩不過神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彷彿滿身的激情遇上了當頭的冷水,甚至有一段時間會不自覺迴避去主任辦公室彙報工作、傳遞夾子。在我的內心,新人剛來,需要的是包容、提攜和幫助,一味的苛責,只能打掉人的自信心。就如同《平凡的榮耀》中的四位新人,如果不是金宸資本足夠優勢,有足夠的吸引力,我想除了孫奕秋,其他人不一定留得住。後來我在面對剛調入的新人時,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隨便說出“你懂什麼?”這種傷人的話,而是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把新人當作以前的自己來對待。

有些人可能看了劇情,認爲剛開始的苛責、漠視、刁難是必要的,會激發鬥志,但我想說的是這只是劇情需要。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有些不美好的記憶可能會深遠影響新人的未來。當然,內心強大的除外,後來團裏召開黨代會,股長剛到任我在會議籌備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文字與統籌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充分體會了“被需要”的感覺。

對於剛從象牙塔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大多存在着本領恐慌與人際焦慮,如何順利完成身份的轉換,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爲實際能力,是每一個職場新人必須要回答的課題。

格拉德威爾在他的一萬小時定律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孫奕秋的人生賣點從“努力”升級成“被需要”,是一種態度到能力的轉變。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個人的職業成就往往取決於其在工作中究竟能做些什麼,在崗位上能創造什麼,以及能被多少人需要着。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懈努力,正如這個電視連續劇的劇名所蘊含的:拼搏的背後是平凡的光輝與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