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距离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还有两天。记者还未走进新湾街道共裕村,就已经能看到道路两旁长势喜人的水稻田,绿油油的一片。

今年上半年,共裕村在新区政策的支持下,扩大水稻生产规模,将大片流转出来的土地种上粮食作物。杨阿伟是共裕村的种粮大户,也是杭州老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他在田间地头忙活了五十多年,用他的话说,是个“资深农民”。共裕村目之所及的稻田,都是出自他手。今年他一共种植了120亩早稻,亩产475公斤,“早稻主要是受到阴雨天和洪涝的影响,产量略低了点,不过晚稻长得很好,能大丰收!”杨阿伟对晚稻的收成充满信心,他预计自己种植的380亩晚稻,亩产能达到700-750公斤。

新区农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新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2.2万亩,收购数量8522吨,平均亩产同比有所下降。晚稻种植面积预计达2.4万亩,目前来看长势良好,“如果能达到去年的亩产的话,预计能收获一万吨左右。”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助力不少。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广使用优新品种、新技术,新区农业水利发展服务中心加大对科技兴农的扶持力度。杨阿伟的老杨农机早先就被列入科技兴农的试点单位之一,现在村里的土地都由他承包运作。

与此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新区村庄纷纷对主干道路和机耕路进行修复、硬化,方便大型机械能够直接开进农田。杨阿伟如今70多岁高龄,腿脚不便,能按时完成种植,多亏了农业机械,“以前人工种植收割,费时又费力,现在路好了,我的那些收割机都能直接开进去了,插秧、打药、收割都不用自己动手,而且完成的还好。”

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去了,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变高了。在火星村,水稻种植还不成规模,成片的种植也正在规划中。目前村委因地制宜,将每个片区种上了不同的作物,主要是芹菜、萝卜、大豆等蔬菜,还推出了“来自火星的小番茄”,广受关注。倪利军是火星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一共种植了300多亩大豆,预计可以收获700多公斤。听说村委决定扩大水稻的生产规模,他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除了种植的硬性条件优化外,财政补贴也是激励农民种植的要素之一。杨阿伟今年已经收到一笔种粮补贴,大概两万元,“还有科技兴农给我发的补贴呢,年底就能下来。这么好的政策,未来两年,希望能把村里那些闲置的土地都种上水稻。”

据悉,为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稳定粮食产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新区切实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扩种旱粮、多种早稻、稳住晚稻”的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强粮食高产区域基建,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快推进旱粮生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稳定和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优化完善社会化服务作业补贴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见习记者 余梦梅 记者 吴宇翔 通讯员 施忠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