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一场丧礼,不摆流水席,花费在1万元左右,比起过去,可能就是个零头,足足省下十几万。”9月21日,在参加完伯父的丧礼后,陆丰市甲子镇新湖社区居民陈先生感慨道。

相比日常“下馆子”,讲究排场的婚丧宴席中的食物浪费情况更为突出,盛宴变“剩宴”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给红白喜事“瘦身”,今年5月,汕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出台了《汕尾市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陆丰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23个镇(场、区)相继发布《致全镇人民群众一份告知书》,倡树厚养薄葬理念,倡导文明节俭办丧,摒弃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陋习。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风政风引领民风社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示范引领是移风易俗的关键。为此,陆丰抓住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严格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严格执行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事前报备、群众监督、违规问责,切实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按照以往的习俗,白事大操大办五六天是常有的事,一般都要摆上四五十桌,菜品也不能掉面子,有的甚至会端上鲍鱼、松茸、鱼翅等名贵菜品,一桌花费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不但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还给村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些村民甚至要借钱办丧事。”陆丰市博美镇蛟溪村党支部书记陈春阳说。如今,蛟溪村大力推行“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由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入户宣传,全村310户户主全部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文明节约蔚然成风。

蛟溪村推行“白事一碗粥”。

“现在哪家有喜事丧事,都会事先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由理事会成员上门指导、监督,并让他们签订相关承诺书。”陆丰市甲子镇新湖社区红白理事会会长李炯灿说。陆丰市各村、社区都先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党组织书记担任会长,选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乡贤能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事前宣传教育和全程监督管理。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红白理事会结合当地实际,对群众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模、宴请范围、酒席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将其写进村规民约,对违反的户主进行公开通报批评。

蛟溪村推行“白事一碗粥”后,帛金金额大幅下降。

有了“官方标准”,群众既保住了钱袋子,也撑住了面子。“以前酒席搞得简单,怕被别人说小气,在亲友面前跌份儿,如今无论是政府官员、大老板,还是平民老百姓,所有人都按统一标准简单操办,自然就不攀比了。”陈先生说。

陆丰不少餐饮企业也积极加入到为酒席“瘦身”的行动中。金龙酒楼是陆丰市甲子镇的一家老字号酒楼,酒楼有关负责人冯创章告诉记者,为了显诚意、有面子,宴席主人点餐时往往会选择硬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升,客人对大鱼大肉兴趣寥寥,反而更喜欢清淡可口的素菜,导致婚宴酒席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蛟溪村举行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蛟溪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

今年3月份起,金龙酒楼等餐饮企业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对宴席套餐的菜品进行了调整,减少油腻硬菜、合理设置菜量、降低宴席价格,并劝导客人酌量点餐、力求“光盘”,为客人讲解剩菜存放和二次加工等技巧,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酒楼现在的宴席套餐都是以当地家常菜为主,就地取材、绿色健康,主人花费小了,客人也爱吃,每天的泔水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冯创章说。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作者】 陈欣欣;南小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