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青幫中有很多知名人物,比如杜月笙、黃金榮、顧竹軒等人。青幫中人很少有人能夠善終,顧竹軒算是之一。顧竹軒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文雅,但是他出生比較貧寒,無論衣着打扮都不像是青幫中人。顧竹軒十六歲的時候來到上海討生活,憑藉着一生蠻力,他拉起了黃包車。在上海,拉黃包車非常辛苦,賺的也都是血汗錢,顧竹軒本以爲自己會拉一輩子黃包車,後來命運出現了轉機。

顧竹軒非常本分,拉黃包車的錢都存起來,不像其他的車伕,有了錢就喫喝揮霍了。當時拉黃包車的大多都是在車行,自己沒錢買車,就租用車行的車,每天拉完車給車行一定的租金。當時車行的老闆是個法國人,後來這個老闆準備回去了,車行也低價轉賣了。老闆看顧竹軒非常老實本分就以較低的價格把車行轉手給了顧竹軒。顧竹軒有了車行之後,不需要自己拉車了,只要管理就行,平時收租金,日子突然間就上了一個臺階。

發跡之後的顧竹軒知道要想在上海灘立足就必須和當地的幫派搞好關係,而當地衆多幫派中,顧竹軒選擇了青幫。作爲通字輩的老人,顧竹軒加入青幫的時間算是比較早的了,也算是青幫早期領導人之一。顧竹軒和杜月笙的關係很好,二人的交情比較深,但是杜月笙有個對手,也是開賭場的,一個勁地往自己的賭場拉人,顧竹軒看到之後,就幫杜月笙解決了這個難題。顧竹軒是開車行的,所以手底下的黃包車伕很多,他就和手下的黃包車伕說拉客不去杜月笙對手的賭場,只拉去杜月笙賭場的客人。

這樣一來,客人都去了杜月笙的賭場,原本的賭場什麼生意也沒有,可見顧竹軒還是很有手段的。顧竹軒發跡之後也喜歡追求高雅的生活,最喜歡在閒暇的時候去戲園子聽戲,最愛去的就是丹桂戲園。可是顧竹軒不太注重形象,一看就不像是青幫人士。有一天,顧竹軒去丹桂戲園去聽戲,他愛喫大蒜,去之前就喫了一些大蒜,門衛把他攔住了,因爲隔着老遠就聞見蒜臭味,這樣進去別的顧客根本不能聽戲。門衛攔着顧竹軒,意思就是不讓進,還說顧竹軒這窮酸樣還聽什麼戲,就像癩蛤蟆一樣,還想過高雅的生活。

顧竹軒被轟走之後,他不罷休,於是就叫很多青幫小弟去這家戲園子門口吃大蒜,一時間戲園子門口熱鬧了。老闆知道得罪了人,只好出來道歉,當老闆的得知得罪的是青幫的顧竹軒之後嚇得半死。幸好顧竹軒是個講道理的人,可是這口氣不能不出,要是碰上青幫其他的人,老闆就別想活命了。顧竹軒是怎麼出這口氣的呢?他自己開了個戲園子,既然說自己是癩蛤蟆,這個戲臺子就起名叫做天蟾舞臺,戲園子剛開業,顧竹軒請人在天蟾舞臺上用民俗戲和高雅戲對唱,最後說民俗戲贏了。顧竹軒的這個舉動看似有些可笑,到是出了心中一口氣,總比殺人好。

因爲是在上海的英租界,後來顧竹軒戲園子這塊地被上海很有錢的富商哈同給看上了,英國人只給顧竹軒兩百兩銀子就拆了他的戲臺子。可能是哈同感覺顧竹軒是個軟柿子,就串通英國人低價買下這塊地,顧竹軒知道這塊地怎麼可能就值這麼點錢,於是就找到杜月笙。杜月笙非常仗義,跟顧竹軒說要是打官司就奉陪到底。有了杜月笙的支持,顧竹軒就不怕了,後來跟英國人打了很長時間的官司,要錢是小,爲的就是爭一口氣。這樣官司很難打,畢竟被告是英國人,而且是在租界之內。

後來這場官司打了兩年才最終結束,結果是當時的英方負責人需要賠償顧竹軒十萬塊大洋,這次要是沒有杜月笙的幫忙,也不能贏得這次官司。得知最後官司勝利了,上海很多人都對杜月笙刮目相看,沒想到在英租界和英國人打官司還打贏了。

顧竹軒是一個愛國者,後來在抗戰中捐獻了很多物資,還讓自己的孩子和侄子參軍,就是爲了戰。顧竹軒雖然在外界看來是泥腿子出身,但是當國家有爲難的時候,他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建國之後,顧竹軒並沒有被清算,就因爲他爲抗戰做了很大的貢獻,也是青幫中爲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