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独角仙 来源:开盘叮叮

2016年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时,英伟达市值还在400亿美元左右。

四年过去了,ARM还是那个ARM,但英伟达早已今非昔比。英伟达股价在过去四年涨了十倍,市值接近3200亿美元,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芯片公司。

为了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版图,英伟达与软银达成价值400亿的收购方案。此次交易对双方均有利可图。

软银想要借此进一步转变为全球投资和资产管理机构。英伟达想要通过收购ARM来掌握全球只能手机芯片的地基,并借机打造AI超级巨舰。

虽然交易双方已经达成协议,但是这笔交易最终到底能不能成仍然是个未知数。

毕竟这笔交易中涉及了中英美三个国家的利益,各方又都有自己的忧虑之处。

英国不太满意

工党表示,英国政府必需结束对于ARM被英伟达潜在收购的沉默,以确保该芯片公司的总部留在英国。

ARM目前位于剑桥,全球员工达到6500人,其中3000人在英国本土。2016年软银成功将其收购,条件是总部不搬且未来5年英国雇员翻倍。

不过软银正在和英伟达商讨出售ARM,于是一些人呼吁英国政府进行干预。

工党称,ARM是核心国家资产,英伟达一旦收购可能无法确保先前条款执行。

不仅如此,ARM把设计授权给很多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因此被收购后发展可能受限。

有鉴于此,工党督促执政的保守党阻止总部搬到美国或者英国岗位流失的情况。

内阁大臣们在积极关注此事,考虑再次提出类似2016年的条件。另一个选项是搬出2002公司法案,以国家安全的角度审视协议。

英伟达曾经在2011年收购英国企业Icera,然后在2015年彻底裁掉了在英国的所有员工。

工会秘书长Mike Clancy称,把ARM完全交给市场处理有损于英国科技行业。

英国政府对此表态,虽然商议中的收购基本是一桩商业行为,但是政府在密切跟进,如果认定英国利益受到侵害,会毫不犹豫地进一步调查并提出条件。

中国忧心忡忡

除了英国想要干预这笔交易,中国芯片业对这笔交易似乎也忧心满满。

中国芯片业督促政府对英伟达收购ARM展开调查,这将导致美国掌握几乎所有手机芯片的核心技术控制权。

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称,无法信任一家美国公司拥有ARM,后者设计架构用于95%的中国设计芯片。

朱晶指出,看看美国是如何打压华为的,如果ARM落入美国之手,那么所有人都会担心。

《环球时报》也在周三发声,表示ARM可能也被当作科技战的工具。

华为海思芯片设计部就离不开ARM的知识产权,因此同样很关切事态发展。

ARM在华有合资企业,因此中国反垄断机构有权审核英伟达的收购。

中国在2018年迟迟没有对高通收购恩智浦表态,导致最终不了了之。有鉴于此,英伟达收购ARM可能会迎来相同命运。

英伟达总裁黄仁勋称,公司会花时间和中国监管方谈一谈,公司对于收购被批准有十足的信心,就像早些时候成功拿下Mellanox Technologies。

Steptoe & Johnson的律师Wendy Wysong表示,如果美国员工、技术和资金在ARM的存在增加,那么最终会沦为用于制裁的范围。

她补充道,美国的技术和软件进入芯片设计后,美股母公司就有权决定不卖给中国作为降低风险的手段。

英伟达希望在18个月内完成收购,不过先要解决ARM在华合资企业的纠纷。吴雄昂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一度遭遇董事会逼宫。

去年ARM称,美国限制迫使其停止与华为分享技术,不过禁令只是暂时性的。

海思首席信息官刁焱秋回应道,ARM是海思长期合作伙伴,现状更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来看,这笔交易要想达成,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旦中英让步,那么笑到最后的还是美国这个大bo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