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渣江人,鄧仕運深入關注和研究渣江米粉已有多年。他自稱,整合渣江米粉市場,把品牌做大做強,這個想法已經醞釀了“六七年時間”。

對渣江米粉的優勢和問題,鄧仕運有過充分和冷靜的思考。

“渣江米粉最大的優勢,就是味道獨特,在業內有地位和口碑,市場認可度高。”鄧仕運說,就憑這些,渣江米粉就具備做成大產業的條件。

“但渣江米粉要產業化發展,本身也有不少瓶頸。比如水粉的運輸保存問題就是其中關鍵,而且沒有‘帶頭大哥’出來運作推廣。”鄧仕運擔心再這樣下去,渣江水粉技藝就會慢慢失傳,“那就太可惜了”!

顯然,鄧仕運和他的衡陽仕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意當這個“帶頭大哥”,而且已經進入實際性準備階段。因爲衡陽仕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向市場提供的本身就是農產品,大規模發展米粉產業,具備先天條件。

在鄧仕運看來,要大規模生產渣江米粉,需要解決三大問題:原料供應、行業標準、市場推廣。

“就像‘老乾媽’有自己的原料供應渠道,渣江米粉對原料也很有講究。”解決原料供應問題,鄧仕運已經提前準備。“公司本身已經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規劃早稻種植規模。”

屆時,在自己的原料種植基地內,種什麼品種的早稻,什麼時候統一種,多長時間成熟收割,都會有操作標準。

在技術環節,鄧仕運準備與胡世利合作,設定行業標準。“必須要規模化、流水線化生產,米粉的品質要確保”。

對於最頭疼的水粉的運輸保存問題,鄧仕運和胡世利在多番探討後,也找到了平衡點。其一是,只生產半成品。把渣江水粉的18道工藝分解,最難把控的環節在工廠完成,由公司給米粉門店提供發酵後的米團。這樣既能解決水粉品質保障問題,又能大大減輕門店業主的勞動強度。其二是,通過冷鏈車運輸米團,米團的保質期可以延長到一個星期,國內米粉門店產品供應將不存在問題。

市場運作鄧仕運更偏向全國連鎖式商業加盟,由近及遠打開渣江米粉的市場。他透露,已經有食品類央企對此表達出合作意向。“理想情況是,渣江水粉主打門店,渣江干粉主要面向家庭。”

鄧仕運說,能像雲南過橋米線、沙縣小喫一樣,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能很容易喫到渣江米粉,這就是他的理想。

(記者易成章 見習記者 呂鎂妍 圖/張志偉 編輯陳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