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瓶最大的特色是在瓶体的肩部有一条龙,这条龙就是传说中的蟠龙。蟠龙同别的龙不一样,指的是蛰伏于地且没有升天的龙。所以蟠龙瓶通常也被作为埋在地下的明器使用,因为带有龙字,蟠龙瓶通常为皇室专用。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蟠龙瓶
清雍正 黄地画珐琅蟠龙瓶

蟠龙瓶从唐代开始出现,留存器物不多,宋代以后渐渐流行,而从宋朝开始迎来了瓷器发展的辉煌时刻。宋代有五大名窑,元代有青花、釉里红,明代有五彩、斗彩,清代有粉彩、珐琅……正是瓷器的发展为蟠龙瓶的用途带来了改变。

清晚期 炉钧釉蟠龙瓶

蟠龙瓶除了那条龙,整体只是一个普通的瓶罐,但经不住瓷器釉色及工艺的渲染。以下图的这件唐代双系蟠龙瓶为例,除了精致的蟠龙,在器物顶部盖的部位和器物的中部,有两条水波堆纹,这也是该器物双系名称的由来。瓶盖呈覆钵形,上有花苞钮,在瓶盖以及器物瓶体都有褐色点彩……或许见惯了精致器物的人们觉得没什么,然而该器物展现的是唐代的审美风格,是当时瓷器工艺的完美表现,当下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唐 双系蟠龙瓶
南宋 龙泉窑蟠龙瓶

南宋 龙泉窑蟠龙瓶宋代五大名窑对蟠龙瓶都有所烧制,其中最具观赏效果的还是哥窑瓷器。哥窑瓷器的一大特色是开片,而这一特色在蟠龙瓶上也有所体现。下图是清朝雍正年间仿哥窑的一件蟠龙瓶,虽然是清代产品,但将哥窑的特色完美体现出来。其中的蟠龙样式及瓷器绚丽的釉色自不必说,瓷器釉面上的“裂纹”,带给瓷器整体非一般的感觉。

清雍正 仿哥釉蟠龙瓶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蟠龙瓶

如果说唐宋的蟠龙瓶,釉色过于单一,从元朝开始一切都将发生改变。下图是一件元朝的釉里红蟠龙瓶,白釉为底,圈足,在瓶颈处饶以红釉蟠龙,红白相配,体现了元朝的审美特色。元朝尚白,故元朝不少瓷器都以白釉为底,而釉里红是元朝首创的瓷器工艺,这件蟠龙瓶则将其特色完美展现。

元 釉里红蟠龙蒜头瓶
清雍正 松石绿釉胭脂红蟠龙瓶

到了明代以后,瓷器进一步发展,到了景泰年间兴起一种铜胎掐丝珐琅,也就是人们说的景泰蓝。明代保留下来的景泰蓝瓷器不多,每件都称得上精品,下图的这件明朝景泰款掐丝珐琅蟠龙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器物整体仿制玉壶春瓶形制,侈口、细颈、球腹、圈足……为人称道的还是器身的纹饰,除了瓶颈处的一条镀金蟠龙,器物以蓝釉为底,再以珐琅工艺施以s型的转枝番莲纹,共同构成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明 景泰款掐丝珐琅蟠龙瓶
清乾隆 粉彩万花描金蟠龙瓶

清代是封建王朝瓷器发展最后的一个闪光点,清朝不仅恢复了前朝不少已经失传的瓷器工艺,对瓷器的发展也有所创新。清代瓷器最为人称道的还是粉彩,上图的这件粉彩万花描金蟠龙瓶为乾隆年制,从其外观上看怎么也不像是一件明器。事实上从宋朝开始,蟠龙瓶已经作为一种宫廷陈设品使用,蟠龙瓶的华丽转身正是因为瓷器发展所赋予的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