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4年,上海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上升了3位。

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最近发布,以“自然指数”为主要衡量指标,展示了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圣何塞地区、上海分列全球前5位。根据调整后的“自然指数”,北京自2016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的首位,上海则从2016年的第八位升至2019年的第五位,体现了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介绍,“自然指数”显示的是全球各大城市在82本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论文产出,一个由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根据期刊的声誉,在各自研究的领域挑选出了这些期刊。“自然指数”主要采用论文数、贡献份额这两种科研产出计算方法。2019年排名全球第六至第十位的科研城市依次是:巴尔的摩—华盛顿、东京都市圈、南京、巴黎都市圈、洛杉矶都市圈。

除了北京、上海和南京,另有3座中国城市跻身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分别是:武汉(第十三位)、广州(第十五位)、合肥(第二十位)。“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中国城市实力的持续增长在“自然指数”中有显著体现。当然,除了高质量的科研产出,还有其他相关因素会影响到科研城市的形成,如创业环境、数字连通性等。

北京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为何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专家分析说,资助资金、科研设施、人才等资源的集中,是北京保持科研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几十家研究所都在这座城市。其中,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旗舰研究机构,也是“自然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此外,北京的全社会研发(R&D)支出已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6%,在中国各省区市中是最高的。

过去4年,上海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上升了3位,反映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取得成效。2018年、2019年上海全社会R&D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超过4%,在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学科大类排名依次是:化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论文合作情况的占比是:国内合作占40.0%,国际合作占49.7%,非合作论文占10.3%。国际、国内合作论文的占比都很高,体现了上海科研的国际化、开放性程度。

“自然指数”显示,全球前5位科研城市的科研合作程度都很高。北京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形成的4组科研合作关系,属于“自然指数”中全球产出最高的10组城市间科研合作。其中,北京与上海的合作产出排名第一位。尽管北京和上海都有大约二分之一的“自然指数”论文涉及国际合作,但北京科研机构国内合作的产出远高于国际合作,显示出中国科研系统内在实力的不断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