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小城枞阳,若把黄镇图书馆看作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精神家园,那么临水而居的宗子书舍就是小城人的心灵港湾。这书馆、书舍,一东一西,如小城中轴线上的两盏明灯,分别照亮着新老城区人们的精神家园。

(上图为枞阳黄镇图书馆)

(幽静而散发着书香味的枞阳宗子书舍)

生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都难以免俗。那些来自手机里的电子游戏与不靠谱的信息,似梦境中的幽灵缠着人们的灵魂,埋葬了多少青少年的大好时光和宝贵精力,亦把那些成年人的心境搅得浮躁、迷茫。能逃出手机里的那十面埋伏阵,再通过读书,重新找回当初那个自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需要一种定力和抗干扰能力,更需要一种自我约束能力。我一向崇尚那些有文化,且有道德和素养的人,但是我更加欣赏那些虽然文化不高,却有着极好素养,又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事业有成之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治愚,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当你抬手从某个书架上取下一本心仪的书捧着读,你的灵魂便会随着书中的内容与故事在进行一次远行。我想,进入书中角色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遨游在书香世界里的最大收获与乐趣,恐怕就是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聆听大师们的精彩演讲,分享大家的智慧,内心自然会有种“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般的愉悦。

众所周知,在小城枞阳,但凡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基本上都是饱读诗书的贤者,且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做文化传承的事。无论是晋代枞阳县令陶侃、明末重臣何如宠,还是“风雪三尺剑,花鸟一床书”的铁骨御使左光斗,以及开创桐城学说流派的钱澄之、方苞、刘大魁、姚鼐等先贤,都是终身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用今人话说,为了诗和远方,他们的人生一直都是在路上。诸位乡贤为我们这些后人树立了刻苦治学的典范,更是留给小城的一种特有味道。

一座城不仅是身体栖居之地,更应是心灵安放之所。开放的阅读场所、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所交织营造的文化气质,让人们在家门口就与诗和远方相遇,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有文化,善于运用,是慧者,可是对于文化不高,又善于运用,努力向上的人,不光是慧者,更是睿智者。

(黄镇图书馆读者们沉浸在书香世界里)

有人说,书香是一座城最亲切的味道。是的,一看到图书馆的招牌,我就想起儿时无数个周末,徜徉在县城那偏居一隅小书店的阅读时光;今天的县城图书馆、或书舍、书店里,某排架子上或许还静静躺着曾在迷茫时汲取力量的那册书;越来越丰富的阅读资源,让更多的小城人在不经意间,一翻开书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某个周末,当你来到一处安静的阅览室,邂逅的那些人群里,不仅有倚在书架前的一位位稚气未脱的少年,且有戴着老花镜的神情专注的中老年,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在书香的氤氲中,他们手捧着不同的书,但获得了同样的滋养。人们对一座城文化气质的喜爱,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希望,从人文景观中感受美的熏陶,在文化场馆、书店里遇见温暖、找到打开心智的钥匙。

(上图为枞阳宗子书舍)

闻着书香气息而来,犹如阳光雨露,赋予城市活力,滋润你我的身心。仅仅有钢筋水泥,还不足以营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周到的图书馆、亲民的文化馆、开放的文化广场等,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充盈的文化养分,给人以追梦的勇气和能量,同时也赋予一座城更加迷人的气质。

城市的气质,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从书香氤氲的阅读场所,到散落街巷的人文意蕴,当人在城中,能从不同角度感知文化脉动,就会记住乡愁,就会对这座城更加认同和依恋,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一代宗师钱澄之肖像及他的270万字著作)

朋友,当你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看到枞川江面上那轮红日喷薄而出,是否想到了“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封疆第一洲……君过枞阳劳借问,射蛟台畔北山楼”那诗句。其实北山楼,并不像岳阳楼、黄鹤楼诸楼那样气派、有名气,那是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钱澄之,在遭遇磨难时靠友人资助买过来的栖身之所。先生就是在这里整理、创作完成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多部文献。后来也成了多少学人名流到此缅怀一代宗师之地。如今,北山楼虽荡然无存,但一座文化丰碑依旧屹立在小城。试想,一位位古人的名字为何被我们今人记住了,那是因为他们留下的书香味,让我们从中汲取了营养与智慧。

“文化是一座城的灵魂”。文化生活丰富的城,总是充满着温度。一座城的文化气质,涵养着居住在此的人们,而人们也润泽着这座城。这样的生态环境,让这座城变得丰盈饱满、鲜活而美好。

作者/钱新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