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教育版面文章中,小編曾經看到了很多關於“寒門貴子”“小鎮做題家”等類的文章,說到的其實就是一些家境比較不好的、但是又考上大學的年輕人的出路的問題。很多人認爲現代社會寒門已經很難出貴子了,還有人認爲,即使寒門能夠出貴子,但是這些寒門出身的人將來進入大學或者是社會後,還是很難改變自己窘迫的環境,將來也不會過得好。

在很久之前,我一直覺得這是個片面的說法,因爲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寒門貴子的經典案例,例如京東的劉強東,例如新東方的俞敏洪,等等。但是,在這些年,我突然覺得,這些案例也許只是沒有借鑑意義的個案,這些名人的案例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可能被複制。就像曾經的北大學子、如今的中山大學教授盧遠矚認爲的那樣,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將來混得大多數都不如城裏的大學生。

盧遠矚認爲,農村出身的學生除了學習方面的能力之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不如城裏的學生。農村的學生往往見識比較少,情商也比較低,也沒有雄厚的資本和資源可以利用,踏入社會後當然就不如城裏的學生混得好。

他之所以會這樣說,我想也許是出自對自身狀況的感想吧。盧遠矚教授憑藉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大,然後又在北大做老師,後來成爲中山大學的教授,這一路走來應該算很成功的人了,最起碼在一般人看來是這樣。然而,他卻覺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因爲沒有人指導,走了很多彎路。在工作中,儘管有一些成績,但是也還是很平庸!

我想,盧遠矚教授是在和他自己的同學做比較吧。確實,在現實中,人們更願意和自己周圍的人做比較。這也讓小編想起自己的大學同學們。

那個時候,我們很多來自農村的同學中很多在大學畢業之後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選擇做一名教師,過平平淡淡的日子。而少數人卻選擇考研,成爲研究生,然後留在了大城市,脫離了自己的原來的生活環境和階層。

小編一個宿舍的8個同學,當初在學校的時候感覺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但是在時隔十多年後,8個人的生活就很不同了。其中有兩個城裏的女孩在當年考了研究生,現在分別在比較知名的大學任教。還有3個農村的女孩也上了研究生,但是其中兩個還是回到家鄉,做了教師,有一個到了一箇中專任教。其他幾個農村的同學是在畢業當年直接就做了教師,一直留在自己的家鄉。

而我們班裏的組航空也是大抵如此,除了極個別城裏人之外,大多數的同學都選擇了回家當老師。我想,這也許真的是因爲生存環境的制約吧。

但是,小編也覺得不管咋說,對於那些回到家鄉的同學來說,最起碼他們的後代會比他們現在過得更好,未來也更加的燦爛。有句話說的好,人生就是馬拉松,不到最後,誰知道會如何呢?

因此,小編覺得,就算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那又怎樣?只要你永遠努力,你就離金字塔尖又近了那麼一步,那麼這就值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