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不期而遇,甲午大海战爆发。5小时后,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以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的代价退出了战斗。

不过,因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定远、镇远尚存,而日方旗舰松岛号却被击中弹药库爆炸起火丧失了战斗力,因此,上至李鸿章的奏报,下至北洋水师基层官兵,都认为“虽互有损失,而日船伤重先退,我军可谓小捷”。

可惜的是,被清廷引以为傲的旗舰—定远舰挺过了黄海鏖战,却没能挺过“自家”重炮的轰击。1895年2月9日,由于威海卫岸防阵地失守,日军使用清军海防重炮向港内军舰猛轰,定远舰受重创,被迫自爆沉没。

后世在分析北洋水师战败的原因时,大体有指挥失误说、战舰落后说、炮弹不足说等。

其中尤以炮弹不足说流布最广。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北洋水师外籍雇员回忆录的支持。1929年出版的《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称:“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定、镇二舰之八门主炮只有三颗实战用大弹,其余均为练习用小弹”。

那么北洋水师失利真的是因为炮弹准备不足,限制了定远等主力战舰战力的发挥从而导致最终战败的吗?

事实上,北洋水师从未有所谓“实用大弹”和“练习用小弹”之分,光绪二十五年(1886年)五月,李鸿章在对丁汝昌的命令中特别交代:“打靶宜勤,用子较多,俟后凡操, 通用中国子弹,留洋制之弹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北洋水师的炮弹来源共有两处:一处是从海外购买的钢弹(进口弹),另一种则是由天津机器局仿制的生铁开花弹(国产弹),这两种炮弹都属于实战所用,而没有所谓练习之分。

只不过进口弹质量虽好但价格昂贵,所以李鸿章特别嘱咐日常练习中用造价低廉的国产弹,而将进口弹留到战场使用。

甲午海战爆发前20天,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下令将旅顺港库存弹药运至舰上时提到:“将定、镇两舰三十零半生炮用铜箍开花子一百五十颗,十五生炮用四倍长铜箍开花子一百颗,检发该船一律携带来威应用。”

可见,仅定远、镇远305毫米主炮炮弹就有150颗之多,按照两艘主力战舰主炮平均每小时12发炮弹的射速计算,光这些从岸上调拨的库存炮弹就足以支撑6小时的海战,而这还仅仅是主炮炮弹数量。

同年,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对北洋海军弹药库存情况进行了勘验,明确写道:“海军各舰炮弹共计5084颗,定、镇两舰305 毫米口径主炮炮弹为537颗”。

所以,炮弹不足导致北洋水师败亡的说法纯属误传,真实的情况是国产炮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火炮射速。甲午海战的亲历者—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就说过:“大东沟之败,非弹药不足,乃器之不利也,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

当然,国产炮弹的质量差,仅仅是北洋水师战败的表象因素。定远舰水下考古出水的33厘米铁甲最终印证了甲午海战失利的真因。

2020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过去126年之后,定远舰最具代表性的厚度33厘米的钢面铁甲被考古队打捞上岸。钢面铁甲又叫康邦复合装甲,属于舰艇所用的一种新式装甲,最早由英国发明。

通过加装新式重甲来增加舰艇防御能力,是当时流行的“无敌战术”(当时还没有舰艇炮弹能够击穿这种装甲)。1881年,清朝向德国订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时,由于英国拒绝向德国出口复合装甲,急于打开清朝军火市场的德国通过自行研制,生产出了钢面铁甲,并毫无保留的率先应用到了定远舰上,加上全通式装甲板的运用,定远舰被誉为“世界第一铁甲舰”。

但北洋水师成军后,清朝认为“用之自守尚有余”,所以停止了海军装备的更新,也未添置新舰。

就在北洋水师止步不前的同时,世界海战战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航速高、射速快的新式舰艇战术迅速取代了厚装甲慢航速战术。

与北洋水师近乎同时起步的日本联合舰队,为了应对定远、镇远的厚重装甲,大量列装“快船”,如从英国订购的吉野号航速最高可达22节,远高于北洋水师的15节,在火炮射速上也达到了每分钟4-8发的射速。

所以,虽然日本联合舰队的装甲防护薄弱,但却利用了自身穿插速度快的优势,弥补了装甲厚度不足。袁世凯在一封奏折中谈及甲午海战时也曾无奈地提到“以我笨滞之师船,御彼灵巧之舰队”。

李鸿章也悲哀地说道:“日本蕞尔小国,而能岁增铁舰,所制专与华局比较,我舰行15海里,彼则行16海里。定远、镇远大炮口径 30.5厘米,彼“松岛”等舰则配34 厘米大炮并快放炮,处处胜我一筹”。

更严重的问题是,清朝根本不具备短期内修复定远、镇远这种铁甲舰的能力,也无法仿制厚度达33厘米的防护钢甲,所以,即使定远、镇远没有在黄海海战中丧失战力,却也因落后的军事工业而无法让其重新发挥效用,最终“憋死”在了自家港口中。

可见,北洋水师战败的真正原因,是清朝以落后的政权体制强行驱动一支原本应该属于世界工业革命结晶的海军舰船,建立在原始农业和简单手工业之上的国家体制无法为军事工业提供最基本的装备、技术保障,其最终失败也成为必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