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直播

中安匯富總經理高開宇:2020三季度投資和交易回顧及四季度展望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龐亞平:科創板投資機遇解讀

嘉實基金陳正憲、滕抒含:科技醫藥消費何時止漲?

銀華基金王斌分享:當前該如何給消費股估值?

國泰基金梁杏:什麼行業值得投資?——行業投資的框架和邏輯

星石投資副總經理易爰言:重磅自貿區來了,機會在哪裏?

且慢投資趙玉斌、新竹理財吳清揚:資產配置就是分散投資嗎?

高瓴、高盛、紅杉、施羅德等知名外資,扎堆調研醫藥、科技股

記者 | 劉增祿

身爲外資投資A股的風向標,北向資金近日呈現出淨流出趨勢,9月份以來已累計淨流出124.84億元,而在8月份時,其淨流出了20.29億元。北向資金的持續2個月淨流出,特別本週淨流出明顯加速(目前已有85億淨流出),究其原因,應與外圍市場發生重大變化有關:歐洲出現第二波疫情,市場擔憂再度發生流動性危機,由此引發歐洲股市大跌,美股也跟隨出現劇烈波動,大宗商品亦跟隨下跌。在種種不確定性因素集中呈現下,誘發了“外資”的避險情緒。

當然,北向資金雖然出現兩個月淨流出,但從機構調研角度觀察,外資們一直未減少對A股上市公司的關注力度。三季度以來,高瓴資本、高盛集團、紅杉資本、施羅德投資等知名外資紛紛現身於多家公司的調研機構名單中,如邁瑞醫療、新希望、工業富聯瀾起科技分衆傳媒等,均受到了多家知名外資機構的集中調研。

海外機構持續看好醫藥、科技股

統計高瓴資本、高盛集團、紅杉資本、施羅德投資等知名外資機構三季度以來的A股調研情況,可發現有43家公司引起了上述機構的關注,從被調研公司的行業特點看,醫藥和科技股明顯居多,其中,醫藥生物板塊公司有8家,電子公司有13家,計算機公司有6家。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醫藥生物、科技板塊的走勢十分凌厲,尤其是醫藥生物板塊,累計上漲了42.88%,高居申萬大類行業漲幅榜榜首,而計算機、電子板塊則分別斬獲22.99%和22.33%的漲幅,大幅超越同期上證指數表現(下跌2.15%)。不過,隨着估值的不斷攀升,在近期市場調整中,醫藥、科技板塊的回調幅度均超過了市場均值。

對於醫藥股的回撤,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李曉西認爲,經過了之前的大幅上漲,後續需要時間來消化高估值,但長期來看,老齡化和人均消費支出不斷增長,醫藥依然是大消費領域長期重要賽道之一。雖然短期來看,一些公司估值偏高,但修正後長期機會仍存。

科技板塊上半年靚麗的股價表現是離不開國家意志推動的。近幾年,國產替代不斷推進,科技方向類型的上市公司有着明確的趨勢導向,不管是5G基站的加速建設,還是加速數據中心建設,在趨勢性發展的過程中,勢必都擁有更多的機會。從今年上半年電子元件板塊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看,成長性就非常優異,原因是受5G高速傳輸和高頻通信的需求驅動,導致相關公司訂單數量大增。進入四季度,在政策的進一步強化下,5G建設的不斷加速還將會刺激相關公司業績和股價表現。

附表:四家知名外資三季度調研公司一覽

數據來源:Wind

外資扎堆調研難改部分個股股價回調命運

在個股的把握上,知名外資們產生共鳴。例如高瓴資本、高盛集團參與了對醫療器械板塊的龍頭公司邁瑞醫療的調研。對於邁瑞醫療,機構們最關心的是新冠疫情後國內和國際市場是否都將有開展醫療補短板的規劃?對此,公司表示,國內和國際市場大部分國家在疫情後,都將針對本國醫療體系在疫情期間爆發的問題進行補短板的建設。雖然國際疫情仍未到拐點,但部分出現情況緩和的國家已經開始加大支持醫療補短板的建設,包括通過免除醫院債務、減稅來鼓勵醫院採購設備、通過財政來直接補貼醫院等。由於疫情使得各國醫保支付壓力更加嚴峻,公司的整體解決方案將更加有利於提升醫院診療水平的同時、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在後疫情期的醫療補短板中獲得更多的機會。結合二級市場走勢可看到,雖然醫藥生物板塊近期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但邁瑞醫療仍表現的相對抗跌,9月以來累計跌幅爲1.59%,明顯弱於行業整體7.82%的回撤。

此外,科技股同時被高盛集團、施羅德投資關注的有工業富聯,被高盛集團、紅杉資本關注的是瀾起科技。對於這兩家公司,可以看到即便其得到了知名外資機構的關注,但近期走勢卻頗爲低迷。7月份以來,瀾起科技累計跌幅已超過20%,而工業富聯跌幅超過了10%。

同樣得到了高瓴資本、施羅德投資共同關注的還有農牧類公司,如唐人神、新希望,但從兩家公司近期表現看,市值出現快速蒸發。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曾公開表示,“早已有圈內養豬大戶預測,到2022年,國內肉價將跌到10塊。我更悲觀,屆時肉價跌到4~5塊都是完全可能的。”不過,陶一山的說法很快被新希望否定。新希望表示,中國養豬行業的養殖成本急劇抬高,全行業看,豬價一旦跌破20元,甚至說再略低一點,跌破了大部分的養殖成本線的話,擴產的企業和養殖戶大部分都會選擇觀望或者是出清,不可能持續下跌到4~5元的水平。

兩人觀點雖然相左,但近期豬價下行、豬肉股下跌卻是不可否定的事實。國家統計局近日表示,總體來看,隨着生豬供應的存欄量增加,豬肉價格將保持穩定,未來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如此表述預示着豬產業公司的業績增速或將明顯回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