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关于童年的回忆,包包也同样如此,甚至很多幼年的事情会记得无比深刻,因为有些情景对那么小的孩子来说是很憋屈的。那今天就说说吃货包包的幼年记忆片段吧!

包包其人

【“喝热水”】

妈妈说,把我送去“托儿所”以后,每天回来都要我张大嘴巴检查一下,因为80年代初在幼儿园里,那些阿姨硬喂孩子吃饭,把孩子嘴烫坏、戳破的很多,这是只有妈妈才能懂的经验。有一次幼儿园里班级的小朋友统一吃药,那是一种快有纽扣般大的白片儿。老师拎着一个热水壶,往每个小朋友的嘴里塞一片药,再把水壶的壶嘴送到小朋友嘴里,咕咚一下灌一口算完事。轮到我,一口热水灌下去,妈呀,这水也太烫了吧,直接嗓子眼就火辣辣地疼,好几天一往下咽唾沫就会疼,现在想想这算是轻度烫伤吧?我现在很能喝热水,尤其是烫的水,无烫不欢,大概是从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嘿嘿!

【“吃肉肉”】

我们那时候的幼儿园被叫做“托儿所”。我童年的记忆中,有三件事是我最痛恨的:“坐便罐”、“吃肥肉”和“睡午觉”。因为小孩子都穿开档裤,无论有没有屎尿,到时间都要坐在“便罐”上,靠在墙边,没有命令不准站起来走动; 吃饭就是我最噩梦的记忆,多难吃的饭,都必须吃掉。有一回吃包子,馅儿里面全是恶心的大肥肉,我最怕吃肥肉了,就想挑出去,可是那个胖阿姨,看我不吃,一把抢过碗,用筷子挑起一大快肥肉硬塞进我嘴里,我“啊!……”的一声尖叫,立即翻江倒海地吐了。后来妈妈每个礼拜到了要吃包子的日子都会在我的兜兜里装几个空火柴盒,吃饭的时候我就悄悄把肥肉装进火柴盒里,一直到被允许去院子里玩,才扔到草丛里去了。长大了后直到今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只吃纯素馅儿的包子、饺子,每次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一份纯素馅和大家区分开,因为小时候对于肥肉和肉蛋儿的包子馅儿的那种油腻腻 的恶心感觉一直都是挥之不去的。

小时候的包包

【“睡午觉”】

“睡午觉”的时间不让孩子出声,对小孩子来说,睡不着的时间非常漫长,每天辗转反侧得难受。我记得,有一位很善良的阿姨,悄悄准许我不用午睡,轻轻地带我到后院去玩,那是我对托儿所最快乐的记忆了。我不懂得如何感谢那个午睡时带我去玩的阿姨,可心里一直很感谢她。一次家里吃鸡肉时,想起了阿姨,就找了一张背面写着铅笔字的作业纸,小心地包了一块鸡肉,揣在兜里带到“托儿所”送给那个阿姨。当我掏出纸包时,发现原本包得好好的纸,怎么也揭不下来了,纸也油透了,很难看。我难过得要哭了,可阿姨却高兴地接了过去,她在我脸蛋上轻轻亲了一下,“那一吻”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每次被送去托儿所的时候都会哭嚎打滚地抗争,可是从来没有一次得到胜利。这样的经历回想起来真残酷,但是我现在开始感恩父母的狠心,我们这一代70后80初长大的人就是这样扩大了忍耐的内存,所以,成长中再大的挫折和苦痛,我们都不怕。可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没有经过这样的磨砺,内存小,却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一旦负荷超过了内存容量,就崩溃了。

包包,原名包译,《快乐航班》主持人,周一至周五9:30——10:30,周末9:30——11:00与您相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