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研究之三:警惕一些村社区的机关化倾向!

碧翰烽/文

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的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要特别加强,绝不可有丝毫懈怠。

能不能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能不能和群众说到一块去?都是对于今天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检验。

曾经有不少领导感叹,久不下乡之后,连和群众说什么话,都不知道了,这真的就如网络上所说的“聊天死”。因为,你已经不知道群众心里想什么,他们最关心什么,你们之间的点已经不在一条线上,当然说不好话、说不上话。

应该说,干部还是会联系群众的,只是在现实当中,干部联系的人,恐怕还是以这两种人为主:一种是功成名就之人。比如同为做官者,或是企业家、大老板等有钱者,干部是喜欢联系的。再一种是更多出于工作压力方面的特殊困难之人。比如贫困户,这几年在脱贫攻坚当中尤其明显。

干部联系群众所面临的四大问题

概括来说,主要就是一些地方村、社区日趋突出的机关化倾向,导致一些干部五体不勤、联系不紧、沟通不畅、情感不佳。具体面临四大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导致的干部不下去。尽管在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已经有所遏制,但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体现在资料台账、表格表册、会议、迎检等方面,也就是不少基层干部仍然深陷文山会海之中。

我曾多次造访一些村、社区,有两个方面令我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经常埋头苦干于各种文件、资料、表格、笔记的填写与整理;另一方面是遍布各个办公室的文档台帐表册,体量依旧惊人。

加上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个机关,而不是什么村部或社区活动场所。

一位乡党委书记向我感叹,现在最为担心的是有些年轻干部已经习惯于形式主义,已经习惯于坐机关了,真正到一线去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而是不习惯、不愿意了。毕竟拍个照片留痕、开个会议布置、编个文件资料,虽然很烦很枯燥,但也可能比到一线风吹日晒、啃硬骨头要轻松些。

他说,像有的干部到村里去,也就是在村里开个会,再也不下到一线去了,工作有没有落实,不知道。

东北某省一名乡镇干部对《半月谈》记者说,关于工作留痕,熟悉了这里面的门道,工作其实更好干了。过去干工作常年走基层,干了不少活却不出数,现在好,照片上墙就算干活了;表格填好,就算完工了。尤其是上面很多检查,也对表不对事,认认真真走好形式就万事大吉。

第二,村干部坐班制的等待上门。这几年来,各个地方的村、社区都修起了漂亮的办公楼。想想二十年前,那个时候为了消赤减债,不少地方都将村部给卖了,一些村里的办公地点都是设在村干部自己的家里。

如今办公的地点有了,群众的活动场所也有了。不过有一点让我感慨,就是有的村部修得更像机关单位的办公大楼,房间也修了不少,除了挂个牌子、上墙制度,以及平时迎检之外,似乎在平时也没有多少实用之处。

因为每个村、社区都修得有便民服务平台,大家都在平台上办公,何况村、社区的干部也不是很多,所以好多办公室可能就是空着的。

如果要好好利用这些空的办公室,比如给群众以更多的文化、体育、娱乐、读书、讨论等活动场所,似乎又不太合适,毕竟办公室的牌子、制度都是有用处的,上面随时要来检查。

既然办公楼修起来了,当然就要有人办公。所以有的地方就出台了坐班制。关于这一点,还是有争议的,就是基层干部该不该像机关单位那样,正正规规的坐班,还是应该以一线、群众家里作为工作的现场。

我在想,主动到群众中去,还是等待群众上门,或许值得基层思考,这两种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第三,村居民讨论决策程序有所淡化。近些年来,基层开展的一些工作,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的甚至引发更多更广泛的关注。比如脱贫攻坚、秸秆禁烧、婚丧嫁娶规范等等各种事项。

应该说,不少工作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希望能够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善社会风气。但是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恐怕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那就是“一刀切”“行政化过度”等等。

比如有的地方虽然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形式出现,但恐怕有的只是一个幌子。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重要的程序:一个是自治程序,一个是法治程序,是不是做到了严格执行?

因为在这两个程序当中,就不能忽视群众的作用。比如有没有建立起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有没有认真征求过群众的意见,有没有让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因为一个真正的村规民约,是要让大家讨论决定的,是要合乎法律规定的。

如果忽视了群众参与这样的程序,这样下去的结果,就可能导致命令式现象增多,导致有些措施、政策出现短命现象,从而消耗地方的公信力,干部联系群众的一个有效渠道又可能出现障碍。

第四,入户的压力与动力机制存在不足。在有农业税的时候,其实不用担心干部会不会入户上门,因为收税费、收提留是个硬功夫,想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不上门不入户是难有效果。

而关于这个税费、提留的压力,曾经有过经历的基层干部是非常清楚的,也是不用去做太多动员的,有的基层干部甚至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可以自己先拿钱垫付。

为什么?这项工作结帐最硬。

前不久,有位县领导说,现在的村干部不太好管了,没有什么硬杠杠指标,即使觉得他们工作能力不行,想要进行调整,也会有太多人为因素干扰,何况现在的指标评价也模糊得很。而在过去收税费的时候,只要税费完不成的,对不起,请让出你的位子,谁也没有二话可说。

还有关于计划生育等等之类的硬任务。

所以,过去有的基层干部是上级求着干的,今天可能是争着干的。

虽然说收税费有冲突,但至少干部要粘着群众。今天怎么办?好像都是群众有事来找干部,有的即使找来了,好像也没有多大压力或动力,而干部就更没有什么工作压力需要去走访群众。

需要破解机制性的路径

首先,要改革考核机制,真正实现结果导向。现在面向基层的,不仅是考核项目、内容多,更重要的还是以阵地、牌子、资料、台帐、表格等为主要方式。

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符合基层工作的特征:一是基层不像机关单位,没有那么多的文字人才,整理那么多规范的资料表册,没有这个能力,要做也是请人做的。二是基层工作主要是以一线落实任务为目标,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耍文字功夫。三是各个基层有各个基层的特点,千篇一律的考核指标,看似精准,却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也不利于调动基层干部的自主创造性,反而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怎么办?就要下决心改革考核方式:一是考核指标要简化,到了基层只需要突出重点,不要像县级以上的考核那样面面俱到,尤其是村社区这一级,指标数应该要缩小至个位数。

二是以结果考核为主,尽量不要设置过程性指标,尤其是村社区这一级不要刻意有留痕的资料、台帐,如果能够消灭资料、台帐,那就是本事。

其实,基层工作,主要看的是能不能达到一个结果,程序、过程只要合法,就不需要去考核。比如拆迁,看的就是能不能合法的拆下来?比如扶贫,看的就是能不能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比如安全稳定,看的就是有没有案件、事故和事件?

为什么有的非要看那么多资料、台账?难道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是造假的吗?有的其实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却非要这样做,让人费解!

其次,要健全下沉网格机制,确保工作在一线,确保群众熟知率。作为村社区干部,我以为工作的主阵地应该是在一线、在群众当中,而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所以,应该要将基层干部下沉到网格、编入到网格。关于这个机制,我在前篇《网格化管理的五大尴尬》当中深刻阐述过。

那么,下沉网格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破解社区的陌生社会,提高干部对群众、群众对干部的熟知率。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只要人相互熟悉了,情况就能掌握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再次,要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确保群众建议权、知情权、决策权。村规民约、市民公约的制定,一个要简单,不要王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再一个就是要群众广泛讨论,不能几个干部就决定了。

还有那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举措,要建立群众参与机制,不能搞命令式、一刀切。就这个问题,现在的村部、社区办公地点,要加强群众参与的场地建设,让群众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不就是很好的联系群众方式吗?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要健全科学有效的第三方民意调查机制。如果这个机制运用得较好,应该是推动干部联系群众的一个比较好的压力机制。

不管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总之你要去给群众做宣传、做工作,这就达到了起码的目的。你作为一名干部,是要和群众面对面的,是要听取群众意见诉求的,也是要解决群众问题的。否则,民意调查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当然,民意调查方式要更加简单、科学,调查的目的、内容、过程、结果也要公开透明,从而在源头上解决有的地方“唯民意调查而民意调查”的做法,真正引导干部去联系群众,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