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

2020年,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國人民在這場大考中交出的答卷,再次證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精神動力。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頑強堅忍的自強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即使有艱難險阻,也要奮勇前進。這是對我們共克時艱、百折不撓並最終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的精神寫照。

堅忍剛健的自強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核心主導價值之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哲學著作《易經》中《乾卦·象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字面意思是:自然和宇宙(即“天”)不停運轉,剛強勁健,同樣道理,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君子處世也應該像天一樣,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這種文化精神通過文而化之積澱成爲華夏民族的文化心理,從而決定和影響這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行爲方式,進而化作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形成了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民族文化精神,激勵全民族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退縮,百折不撓爲民族自身的前途命運而奮鬥。在此次全國抗疫的偉大實踐中,那些逆行的身影、那些不服輸的吶喊,那些咬牙堅持迎難而上的面孔,是“他/她”的畫像,又何嘗不是“我們”的羣像?

作爲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文獻,《易經》中的多處關於自強精神的精闢闡述,比如《乾》卦以龍爲喻,描述了其隱顯與潛躍的狀態,表現剛健有爲、富有生命力的積極奮發狀態,同時在《乾》《豫》《震》諸卦中也都體現了這種以剛健爲主導的價值取向。在一定意義上,《易經》可以說是華夏文明之源頭,內容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後來的儒家、道家、法家等無不將《易經》收納在自身的思想與理論之中並加以發展。無論後世對其如何發展,所彰顯的文化內在精神始終不變,比如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等。這些根本性的文化理念從來沒有消失過,在幾千年融會貫通過程中,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望華夏文明的歷史,這種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已經內化爲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都是積極進取、自強弘毅的典範。在這之後的楚文化也是自強文化精神接力的重要一棒。提到楚文化,自然會讓我們聯想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英雄的武漢以及武漢人民、湖北以及湖北人民所展現出的頑強、勇敢、堅忍與智慧。

楚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甲骨文中的“楚”字所呈現的,正是“披荊斬棘建立家園”的意思。從字源意義上看,“楚”字本身就蘊含着積極進取、不忘初心、團結奮發、衆志成城、革故鼎新、開放融合、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今年,在疫情的嚴峻考驗之下,湖北人民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共渡難關,不也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麼?在“全國一盤棋”的共同抗疫中,無論集體還是個體,都從大處着眼,繃住勁兒,齊心對抗危機,其背後的力量從根本上源自我們的文化傳統。如果對中國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進行溯源,就能更清晰地看到,這一文化精神銘刻於中華文明的精神氣質之上,這一文化精神內核也早已經深深烙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氣質之中。

剛健自強、萬難不屈,這種精神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也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優勢。自然現象與社會生活的憂患,都是客觀存在,關鍵是我們如何面對它。我們的文化傳統決定了我們迎難而上的行爲選擇,決定了我們擁有從容應對驚濤駭浪的深厚底氣。由此凝聚的偉大精神,由此匯聚的強大底氣,將是我們迎戰一切艱難險阻的重要支撐。

(作者:陳紅玉,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