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第九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就支付產業的數字化發展進行了分享。

他表示,我國在支付產業數字化進程上不斷提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以央行數字貨幣爲例,數字人民幣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運用新技術對M0的數字化,旨在爲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通用性的技術貨幣。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正在進行內部的封閉測試。

而就在不久前,範一飛在《金融時報》上發表《關於數字人民幣M0定位的政策含義分析》,深入地分析了數字人民幣的定位和規劃。

其中強調了數字人民幣的M0屬性,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的中心化管理地位,以及僅商業銀行對數字人民幣有“兌換”服務的能力。

19日,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金融雜誌《中國金融》第17期發表文章《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發展新機遇》稱,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就開始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4月,已爲數字貨幣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涵蓋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

今年5月,央行行長易綱表示,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這也是近來監管對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動態的首次確認,截止目前仍無變化。因此,目前來看數字人民幣的正式推出並沒有準確的時間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