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月进出口总值达3959.8亿美元,同比增长9.1%,大幅高于预期-3.3%的情况。其中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出口有所缓和,出口额度与同期相比下行7.6%(出口量同比下滑18.9%),反映了提振国药经济市场仍内需拉动为主。

出口马车一响,黄金万两

以人民币计算,1月进出口总额为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5万亿元,增长13.9%;进口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2711.6亿元,扩大1.2倍。

贸易战打打停停,就在中美贸易战的停战间隙,出口企业放开出口,并赶在新年来临之前完成出口手续。受美联储议息决议释放出鸽派信号、美元指数大幅走软等影响,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2.4%。虽说全球经济放缓,美国、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外需不断萎缩,但新年期间的市场,对质优价廉的货物需求比较旺盛,贸易活动出现回暖,致使1月出口显著上扬,抵消了美元的贬值效果。

图:根据海关总署进出口量数据计算

中药材和成药出口情况虽有缓解,但依旧不理想

重点说到中药材出口,回顾2018年1-4季度中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金额和出口量,整体呈上行增长趋势,开盘局面良好,但后期随着国际经济预期增长不足,投资遇冷,市场需求不足,美元加息回流;国内去杠杆,调产能,全年中药材和中成药出口连连受挫,虽然丝路国家对需求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并不成熟,二是市场容量确实较小,对需求拉动有限;1月份的赶工出口,使得制造和代加工的产品获得较好的出口业绩,而中药材主要是原料,实际促进作用较小。从数据显示可知,中药材在贸易缓和的带动下并未表现出良好的顺差效果,从去年4月开始,中药材和中成药每月出口量均保持稳定在1万吨左右,且全年平均每月出口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5-18%,说明中药原料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的需求,没有更大的起色。根据数据观察分析可知,8月和11月是中成药出口最艰难的2个月,金额同比下滑了25%;数量方面,从8月开始就一直保持在17%以上的大幅同比减速。

2019年1月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数据(单位:万吨、百万美元)

1月赶工出口和贸易矛盾的缓和提振了我国出口板块的士气,但还是不能直接说明国际市场的回暖,目前投资市场对国际整个经济的预期非常低,甚至认为会大幅下滑。上周特朗普重申,可能会延长3月1日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并暂停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加上美元加息周期结束,美元走软,这对我国出口来说是比较利好的信息。

标准化是中药国际化唯一途径

而对于中药材出口来说,面对量额双降的中药材出口局势,如何改善,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其实板蓝根、铁皮石斛药材ISO国际标准化替我们开了一个好头,由于世界文化的认知不同,国外多接受试验科学,让国际接受我们的材料,必定要认可我们的标准,而中药的国际标准化,是中药走向国际,获得国际认可至关重要的一步。反观药材出口贸易的下降,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去接入国际化标准系统,对药材进行精细化研究,引进日韩精细化工技术和制程精髓,出口货物水平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低附加值、粗制原料出口的现状。

相关文章